……
因為董超帶的廂軍,至今還是代表著朝廷的勢力,而趙子稱的人,不能跟朝廷翻臉,因此暫時在公開場合,只能是躲著對方,而不能直接武力對抗。
東山島就在那兒,又不能挪窩,所以董超的廂軍殺上島后,就看到一批楊志留下的普通士兵,在那兒盡忠職守地打掃去年水賊留下的賊巢,但一個可疑人物都沒發現。
董超問他們虞侯、都頭去了哪兒,下面的隊率、士兵們也都說,虞侯和都頭駕著戰船去巡邏賊情了,不知在湖上何處。
太湖浩渺,林沖、魯達要跟他們躲貓貓,躲上幾天還是做得到的。他們都是在董超趕來之前,提前得到哨探消息,所以才趕緊坐船轉移的。
而他們麾下的士兵,都是絕對忠義、絕對講義氣的。自去年冬天以來,都已經被趙子稱好吃好喝足軍餉灌飽了,又被趙子稱的英雄氣和愛民名聲所感召,并無一人出賣趙子稱和上官。
在太湖上躲了一天之后,慕容家的人和林沖、魯達也都有些憔悴,聚在一艘慕容家的大船上商量對策。
“沒想到朱勔徹底發狠了,他為了在朝廷懲處他之前、抓小侯爺和方臘勾結的偽證,居然不惜刮地三尺找我們,他肯定是想屈打成招誣陷小侯爺!”
李俊是幾人當中最懂權力斗爭的,他有這方面的嗅覺,便如此恨恨說道。
三人中職務最高、已經做到虞侯的林沖,憂心忡忡道:“在朝廷旨意下來之前,我們就只能這樣東躲西藏硬拖么?若是他們多派戰船撒網搜索,真找到了我們,又該如何突圍?我們可是打著官軍的旗號,說是在太湖上巡視賊情的。只要撞上了,就不能反抗了。”
三人商議了一番,一籌莫展。最后,還是后艙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,是慕容家那位小姐聽了他們的討論,幫著獻策。
“聽說方臘已經過了桐廬縣,說不定現在已經過了富春。如此看來,方臘的目標應該是很明確的,就是想圍杭州。
杭州堅固,不太可能一鼓而破,他要圍杭州,就必須從北邊繞湖州。不如我們往湖州方向遠遁,如果朱勔的人膽小怕事,不敢追擊,就找不到我們。
如果真遇到了方臘的人,我們也大不了與方臘的斥候一戰,回去后也能名正言順交差,證明我軍的清白、絕無跟方臘勾結。而方臘從大山里來,必無大船,就算有些許小哨船在太湖上探查,也不是我們對手。
而且,我們真要是遇到了方臘的人,那就說明方臘的大軍已經到了附近,我們可以去掉官軍旗號,隨時偽裝成方臘的船。到時候再跟朱勔的人在太湖上遇到,就可以假裝成方臘的兵反抗、突圍了。無論如何,拖過這最后幾天,肯定是沒問題的。
蘇州團練的廂軍多不堪用,只要楊指揮使不出兵,其他那些廢物還未必肯為朱勔賣命、追那么深呢。除非朱勔自己親自催督。”
——
ps:沒嘗試過偏懸疑的寫法,這本書反正成績也不好,想挑戰一下自己,制造一點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的劇情。可能鋪墊的有點亂,有點卡,見諒。
但已經寫成這樣了,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。明天就揭曉,大家別嫌粗糙。覺得不合理的,我也無話可說。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