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百姓對朱勔的痛恨,竟已到了這種程度。
他才剛到江南,這里還只是鎮江府地界,街市上就已公然有百姓賣油炸朱勔的面人了,而且攤販還不少,不是個別行為。
要是到了蘇州、杭州,要吃刀剮油炸朱勔的人,又該有多少?
想到這兒,為了平叛大業,童貫內心也不由動搖起來,再也不敢隨便考慮嚴懲趙子稱的事兒。
“看來要把江南的下情,如實上達官家,也讓官家看清江南民意。這個節骨眼上,若是公然嚴懲趙子稱擅殺朱勔的罪行,怕是會讓方臘一發不可收拾。還是等先滅了方臘再說,不可操之過急。”
童貫如是想著,心情沉重,也沒心思吃面人了,只把那根沒有捏人形的普通油條吃了,便回到了下榻處,再另外吃好的。至于捏了朱勔父子形狀的面人,直接就被童貫扔了。
……
童貫當晚乏了,并未再處理軍務,次日一早,才繼續理事。
左右也幫他整理出了更多待處理公文,以及一兩份昨晚童太尉入睡后、才新送來的軍情。
童貫繼續看江南各州上報的情況,首先就看到湖州知州魏憲之前的一份奏報,立陳朝廷對朱勔的懲罰不夠嚴重,應該更激烈一些才好穩住江南民心。
童貫掃了一眼便丟在旁邊了,懶得看這種老生常談。
第二封,倒是讓童貫全神貫注起來,因為那是蘇州知州趙霖、權通判趙子稱、團練董超聯署的,文中說,相關情況,已經上報朝廷官家,但也給童太尉這里“抄送”了一份。
童貫仔細看了一下,這才恍然,有些懊悔自己昨晚沒熬夜看這份。
書中由蘇州知州趙霖主筆,提到“朱勔此前因不愿接旨領罪,私自畏罪潛逃,遇太湖水匪報復而亡。為避免戰時漲方臘銳氣,蘇州官軍殲滅水賊、奪回朱勔尸身后,決定再斬其尸以收民心、安州縣”。
具體細節不用贅述,無非就是趙霖、趙子稱他們商量好的那套說辭。那說辭也確實有一點漏洞,不過戰時地方上三個主官都這么說,上面也沒法追究了。
“原來其中還有如此隱情……這么說來,那趙子稱的狂妄胡為,倒是可以免罪免去七八分,但要想完全無罪,還是不可能的。他這是掃了官家的臉面!
要殺朱勔、平民憤,也該恩自上出。是官家要殺朱勔,這樣百姓才會直接感官家的恩。他趙子稱算什么東西?對外只說官家許他便宜行事,回頭就殺了朱勔,縱然只是斬尸,沒有實際殺人,卻也把百姓本該對官家的感恩,挪到了他自己頭上!
這是臣子邀美名而歸惡于君,簡直……虧他還是趙姓宗室,如此狼子野心,他究竟想干什么?方臘平定之前,不好對他下手,平定之后,官家必會對其明升賞暗刁難。只有讓這廝去遠惡軍州,才能維護天子恩威難測的體面!”
童貫一時還判斷不出,對方究竟是包藏禍心,還是真的年輕不懂事。
不過,當他看完下一份最新的戰報之后,他立刻就判斷出來了:這廝真的只是年輕不懂事!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