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吳江、湖州兩戰全勝?殲敵三萬斬首八千?斬殺敵軍兩路主將?!嘶……其中湖州這一路的賊軍主將,還是趙子稱身先士卒、親自當著兩軍將士的面、在萬眾之中斬殺?”
童貫看了蘇州和湖州兩地報上來的戰報后,直接就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涼氣。
這特么要是放在魔獸世界里,絕對比奧妮克希亞那一口都吸得深。
童貫先是揉了揉眼睛,又仔細看了一下戰報的用印和落款。
沒錯,偏偏這兩份戰報,沒一份是趙子稱自己寫的。蘇州那份,是蘇州知州趙霖送來的,湖州那份,是湖州知州魏憲送來的。所以內容真實性非常可靠,不可能出現兩個州的知州都包庇趙子稱的情況。尤其他們文中還各自提到,已經把首級處理好了,只等朝廷驗收。
按他們的說法,趙子稱作為臨時的蘇州通判,只是按朝廷法度激勵士氣、帶著本州廂軍的幾個指揮使防守反擊、并且在反擊得手時追敵出境,一路掩殺,從吳江砍到湖州。
事實上,當然有所出入,但戰報必須稍加粉飾,這也是很合理的,趙霖和魏憲在這個細節上都不約而同采取了這種寫法。
兩個人都沒商量過,便主動這般措辭,實在是因為他們對大宋的祖制、對《宋刑統》都太了解了,所以下意識就為趙子稱塑造了一個“正當防衛后持續追擊、不曾中斷”的形象,免得被咬文嚼字摳字眼的人說成“防衛已經中斷了,再繼續追就算越權了,是防衛過當/故意傷害”。
這種善意的謊言,毫無疑問也多少誤導了童貫,讓童貫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“酣戰數日,追殺百里,當者披靡”的少年梟雄形象。
“當今天下,還有人能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,還是個太學生出身的文官?莫非武藝也有天授的?如此人物,魯莽沖動,不計后果,倒是很有可能了……他對外宣稱朱勔是罪有應得,擅作主張,應該并非是歸惡于君上而自邀美名,可能就是沒想那么多吧。”
童貫這人雖然后來也名列六賊,是大奸臣,但他相比于其他五賊,在“尚武”方面確實要好一些。可能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太監,對真正豪氣干云的英雄豪杰,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欽佩。
看完趙子稱最近的戰績事跡,他潛意識里已經有所折服,只等正式確認過戰果后,如果一切皆如戰報,那他大不了就動用皇帝給他的便宜行事之權,再拉趙子稱一把,幫他說說好話。
想到這兒,童貫喊來左右,隨即就吩咐了幾件事情。
“方臘圍攻杭州甚急,杭州存亡不知,等不得后續步軍全部取齊了,傳我將令,調兩營隨行的西軍騎兵,再加上鎮江府本地的江防廂軍,湊出五千人,盡快南下至湖州、秀州一帶,協助當地駐軍救援杭州。
賊軍兵力甚眾,這支援軍未必是方臘對手,所以讓他們務求穩妥,步步為營即可。只求分方臘兵勢,讓杭州能多堅守一段時間就好。”
歷史上,童貫在方臘起兵后三個月才趕到江南。而如今距離方臘起兵才一個半月。不過,現在童貫趕來的,也只是先鋒輕騎兵,如果等步兵主力都取齊,那也相當于方臘起兵后兩個多月了,這個時間還是合理的。
只是軍隊的裝備準備情況沒歷史同期那么好,很多部隊裝備都還不齊全,平時和平久了,武庫虧空很嚴重。很多僅存在于賬目上的裝備,真到了拿出來用的時候,發現不是莫名其妙不知所蹤了,就是年久失修生銹朽爛。
而且原本歷史上,方臘之亂之所以三個月后才有西軍來平叛,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上報遲緩、蔡京把持的中書省一開始覺得事情不大,反復拖延,想把事情捂蓋子捂住,所以第一個月幾乎沒有做出有效反映。
這一世,趙子稱在方臘造反之前,就反復上書請廢花石綱,事情鬧得很大,還預言了不廢花石綱遲早必生變故。
輿論已經預熱了好久,又有陳東等太學生一直關注,加上趙子稱的人和魏憲第一時間幫忙把事情捅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