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刃相交之際,一聲令人牙酸的金鐵交鳴,帶著劇烈震蕩的回音,讓周遭將士都為之一震。
“此人已經殺穿了軍陣,怎得還有如此耐力?”厲天閏立刻感受到韓世忠的勁力似乎源源不絕,耐力強到超乎想象,內心也不由駭然。
韓世忠并不是以爆發力見長的,但耐力卻著實驚人,連番鏖戰之后,狀態的下滑居然并不明顯——若非如此,原本歷史上的韓世忠,也不至于在后來追擊方臘時,能連戰連追,咬死了不放,此人打運動戰消耗戰的能力,著實在兩宋之交算得上頂級了。
厲天閏本來是希望對方的耐力不足能彌補自己有傷在身的劣勢,如此尚能一戰。
此刻發現韓世忠耐力驚人,他自覺失算之下,膽氣先自怯了三分。
狹路相逢勇者勝,厲天閏僅僅因為這幾個念頭動搖,很快就落入下風,被韓世忠狠狠壓制。高手過招本就在一念之間,一步輸了再也難以翻盤。
厲天閏左支右絀硬扛了二十幾招,槍法愈發散亂,最終被韓世忠奮起余勇大喝一聲,一刀斬于馬下。
韓世忠斬將的同時,劉光世、趙子稱和林沖也殺散了厲天閏帶領的方臘心腹衛隊,眾將一起繼續高聲吶喊:
“方臘跑了!別走了方臘!穿黃袍的是方臘!”
趙子稱和劉光世、林沖用的都是長槍,無法斬斷大纛旗桿,韓世忠用的卻是大刀。
喊話之際,他靈機一動,又帶隊沖殺到已經被方臘放棄的大旗麾下,借著馬力奮力掄圓了一刀,直接斬斷旗桿。
隨著方臘的黃旗被砍倒,宋軍吶喊的“穿黃袍的是方臘”聲也愈發嘹亮、擴散。
整個戰場上的方臘軍士兵終于越來越多相信圣公真的跑了,徹底軍心崩盤,各自潰退。
——
ps:澄清一個小問題,一直有人覺得方臘手下的武將輸了就殺了,有點可惜。
我是覺得,因為梁山上很多部將,好歹還是有歷史原型的,而方臘手下大部分只在《水滸傳》里出現的角色,連歷史原型都沒有。收下之后重新塑造,也比較割裂。因為施耐庵當初編這些角色就是用來給梁山眾將當被殺資源用的。
其實梁山上那些人我也不是都要用,首先人品不好就不用,其次確實毫無歷史原型,連捕風捉影都捕不到的,也盡量少出場。
所以,本書的基調是,完全沒有歷史原型可考的、施耐庵當年編出來的目的就是純用于被殺的叛軍將領,那我也就不收了,當耗材殺掉推動劇情給主角方將領當立功素材就行了。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