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當年十國故都中、唯一一座沒有經過戰亂而被宋朝和平接收的城市,也難怪后來趙構南逃要到這里定為臨時行在了。
也難怪歷史上方臘裝了那么久的“仁義愛民、不胡亂劫殺無辜”,而進了杭州城后就突然跟變了一個人一樣,不再講任何綱領,開始無差別掠奪屠戮。
因為他哪怕演一輩子“吊民伐罪、為民請命”,也不可能有機會搶到更富的城市了,還不如演到此為止。
除了絲綢絹帛,剩下的大宗財物主要就是銅錢、糧食,當然也有茶葉絲綢等物。
黃金珠寶倒是不多,主要那些東西價值密度太高,方臘軍潰兵可以隨身帶走。只能從俘虜和降兵身上搜出來少量的貴金屬和首飾充公,逃走那三萬人身上的就追不回來了。
所有的被繳獲財物,等于只是在方臘手上過橋了不足72小時,然后就洗白轉移到了趙子稱手上。
“這些東西,要不要還給杭州百姓呢?算了,糧食部分,除了重新歸入府庫算作駐軍軍糧的部分以外,其他還是用來施粥賑災,確保幸存的杭州百姓能活過這個冬天和來年春荒。
金銀絲綢之類硬通貨,和茶葉瓷器這些大宗商品,再另行處置。銅錢也可以分散一部分以安民。”
趙子稱還是比較仁慈的,他知道被方臘這么一殺掠搶劫,杭州百姓本來都活不過這個冬天了。所以糧食和銅錢該還還是要還。
杭州的人口,被方臘一陣屠戮,至少也折損了十萬戶,未必都是被殺光的,也有逃散后成為隱戶的,但官府的賬面人口減少十萬戶是肯定有的。
剩下這些活人,其實只要稍微給幾十萬石糧食,就能挨過這一年。
其余將領對他的這個安排也完全沒有質疑,大致打掃了一下戰場后,就按要求分門別類處置繳獲。
所有人都對他心服口服,完全不敢藏私戰利品,只等趙子稱分配。
經過這些天的鏖戰,這些武將已經打心底里徹底被他折服。人家是太學生出身,又是文官,又是宗室,又能跟武人打成一片、能懂武人的需求,這樣的人不做主誰做主?
大致分完銅錢和糧食后,劉光世、韓世忠又請示他綢緞金銀該如何分配。
趙子稱想了想,私下對幾個高層心腹商量:“分出一兩成上報,我是說到時候交還給杭州城內幸存的兩浙路官員,讓他們上奏朝廷。童太尉和其他人要不要插手分潤一些,就由兩浙路的官員們去操心了。
反正他們拿了我們那一兩成,就得為我們作證,證明我們把繳獲全還給地方了。
剩下的,再拿出一兩成,給有功將士們賞賜,再拿出一兩成,將來用于杭州城和周邊遭了兵禍的地方賑災重建。不過這錢具體怎么花,就要我們拿主意了,不能讓兩浙路地方官賣這個人情。
最后剩下的,大約占總數一半,我自會另想辦法處置——我也不瞞幾位,咱不是貪得無厭之輩,我等打了這一仗,必然會被朝廷忌憚。朝廷對我們是既要重用,又要提防。
如今天下亂賊四起,山東河北之亂尚未平定,遼金又多事,這些錢糧留著,也是將來給將士們發賞、整頓部曲填補空餉缺員用的,還可以添補一些兵甲武備,總之不是為了我自己。”
趙子稱也不想解釋得太細,總之告訴大伙,這錢他會用于軍事,也算是特殊時期的私房錢。大宋的武備如何、層層克扣,諸將也都是非常清楚的。
趙子稱也明說了,以后有機會繼續合作、繼續跟著他混的,那么這些戰利品肯定能花到他們頭上。但如果朝廷非要拆散了調走,那也是沒辦法的,并非他趙子稱可以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