邁克·米勒上個賽季場均三分出手4.4次,投出了百分之40.7的命中率。
雖然才是二年級,但面對曾經的鷹王史蒂夫·史密斯一點兒也不怯場,第三節三分5中3,幫魔術狠狠續了一口氣,把分差迫近到4分。
然后鄧肯爆發了。
球隊陣容降級,大衛·羅賓遜正在老去,波波維奇一個眼神,鄧肯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。
禁區左側坐住布朗,靠打的同時作勢要往下線轉身,而后立刻回轉,左腳向籃筐方向跨了一大步,然后直接啟動,橫切中路勾手命中。
布朗伸長了胳膊,毫無作用。
而這還只是開始。
第四節一上來,鄧肯就像勢不可擋的猛虎,哪怕布朗拼盡全力,防到他出手時動作都已經變形了,還是能進。
格蘭特過來協防包夾也沒用。
他還能出球,都不用眼神交流,羅賓遜就知道該怎么做。
單節狂轟11分,一口氣把魔術打回了原形。
終場的長鳴聲響起。
比賽結束。
104比95,馬刺9分優勢,輕松擊退了魔術。
布朗抿著嘴,心有不甘的望著對面慶祝的馬刺球員。
尤其是被圍在中間那個家伙。
沒怎么見笑,只是淡定的和隊友擊掌慶祝。
仿佛贏下比賽只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一樣。
“走吧,下次再來過。”
格蘭特一拽布朗。
反正他不覺得布朗的表現有多差。
那是鄧肯,你得承認他的強大。
布朗苦澀的點點頭,正要轉身離去,突然看到鄧肯分開人群,往這邊走了過來。
徑直走到自己面前。
“小子。”
鄧肯微笑著張開了胳膊,抱住了布朗。
“你已經表現的很好了,給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,相信我,未來是你的。”鄧肯拍了拍布朗后背,鼓勵了一句。
布朗本能的回了一句謝謝,等鄧肯離開才醒過味兒來。
這話聽著怎么那么別扭呢?
未來是我的,那就是說現在的我不行唄。
布朗咬咬牙,最后看了一眼球館上空懸掛的那面冠軍旗幟,默默離開。
賽后發布會上。
雖說賽前狂妄了幾句,可真面對記者,波波維奇還是好好的夸了布朗幾句。
“賽前我是說著玩兒的,布朗是個好孩子,我能夠感覺的到,他打的很努力。”
“他表現也不錯,或許未來他真有希望戰勝蒂姆呢,但不是現在,他還需要時間成長。”
鄧肯也是同樣的說辭。
“他已經做好了打nba的準備,就是欠缺一些經驗。”
面對鏡頭,鄧肯忍不住回想整場比賽和布朗的對位。
自己甚至于感覺到了壓力。
這可不容易。
聯盟里沒幾個內線球員能讓自己感到壓力,并且全力才能砍下29分。
可對于這種評價,記者除了失望,還是失望。
完全沒有爆點啊!
不過筆在自己手里,既然沒有爆點,那就創造爆點。
《周最佳?只是曇花一現罷了》
紐約時報還是一樣的筆鋒犀利。
《四點缺陷,告訴你新科狀元的差距在哪里》
espn也洋洋灑灑好幾千字,全面分析布朗和鄧肯的差距在哪里。
還有華盛頓郵報。
當布朗表現優異,所有人都等著看奇才笑話的時候,做為奇才隊重點“照顧”的大媒體,他們儼然就是貶低布朗的急先鋒。
這天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