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重光也在讀第一條。
“什么叫有氧運動練多了,什么道理嘛。”他眉頭緊鎖,不理解。
他接受的籃球觀念就是要多練有氧,練耐力,不然跑不動。
之前中國籃球的特點就是這樣。
你沒人家高,沒人家壯,就得多跑,跑快一點兒。
那不練有氧,不練跑步怎么行。
李秋平沒說話,他也想不通這一點。
在他看來,有氧訓練非常有必要,甚至于很關鍵。
因為關系到體力。
所以他每一周都會安排那么一兩場訓練,練長跑,提升球員的心肺能力。
可到了唐森這兒,卻成了有問題?
關鍵你也不寫問題出在哪兒,就說應該增加無氧運動的比例,然后整體上三七開,無氧占比七成。
可為什么這樣,就不說了。
那李秋平要問了,我怎么知道你說的對不對。
萬一不對怎么辦。
他又看第二條。
第二條更奇怪了,說東方隊的訓練強度太高,不利于賽季中的體能保持。
這個李秋平更想不通了。
他上個賽季就發現,狀態不好的時候,上強度,可以保持更好的狀態。
這個賽季還準備堅持下去,甚至于寫論文呢。
結果到了唐森這兒,又成了問題。
下面一樣,也是沒具體解釋,就說甲a聯賽賽程相對不算密集,單純的上強度,不符合體能的變化周期。
可你又不說周期是什么。
而且隨之就引申到了第三個問題。
前面說強度太高,后面直接說空有強度,但沒用對地方。
看似把球員訓練的死去活來,但大多都是機械化重復,還有低效的訓練。
然后還是老樣子,只提問題,不說問題出在哪兒。
感覺就像唐森在寫這份計劃的時候,覺得這些問題根本不需要解釋,是人盡皆知的一樣。
可李秋平想說,我不知道啊!
下面問題更是越來越多。
【過度注重體能訓練,技術訓練比例不夠】
【技術訓練有對抗比例不夠】
【實戰演練太少】
【不夠注重細節,教練旁觀式指導,發現問題并沒有及時指出調整】
翻到第二頁,總算沒再說訓練有什么問題,開始指出姚明的自身問題。
這里詳細了很多。
說姚明控制球的能力不夠,手指力量不足,需要改進。
說姚明上肢力量嚴重缺乏,身體維度要進行調整。
橫移速度慢。
彈速不好,腿上爆發力不足。
甚至于指出了技術上的問題,比如進攻時球放的太低。
看到這里,李秋平著實愣了一下。
像這個球放的太低的問題,說實話他真沒注意到。
可回想一下姚明的比賽,好像還真有這種問題。
他顧不上再看,匆匆往后翻。
從第四頁開始,正是一份訓練計劃。
三人湊在一起,一頁頁的仔細看。
越看,三人眉頭皺的越緊。
因為這份訓練計劃太匪夷所思了。
“不是,體能訓練呢,力量訓練呢,還有技術,這都不練了?”
王群怪叫道。
李秋平沒說話,他也想問這個問題呢。
整整13頁的訓練計劃,被唐森分成了基礎訓練和進階訓練。
基礎訓練,每天至少一次,一次持續兩個小時。
在整份計劃中,這一部分的占比高達百分60。
然而最讓李秋平無法理解的是,這部分基礎訓練,竟然全都是一些靜態的,集中在身體柔韌性,協調性方面的訓練。
而其他方面的訓練,則是根據聯賽賽程,穿插在了每周的訓練中。
比例非常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