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沖進去就是暴扣,中間還頂著霍華德,完成了一次騎臉的隔人暴扣。
霍華德抿著嘴,覺得委屈。
加祖里奇看在眼里,心下有些不忍。
對位中,他能夠感覺到霍華德的天賦,那轉身速度,彈跳速率,真的遠超自己。
可就是太嫩,缺練。
自己練了多久?
加祖里奇毫不懷疑,霍華德苦練一個夏天,肯定能輕松打爆自己。
等唐森叫停,加祖里奇最后看了眼霍華德,只能裝作沒看見。
他也是從一無是處走過來的,能夠感同身受。
唐森一如既往,什么都沒有說,擺擺手,示意霍華德去接受按摩。
目送他離去,加祖里奇低聲對杜林道:“我剛才是不是打的太狠了。”
杜林微微點頭。
感覺這孩子都快被打哭了。
加祖里奇道:“這應該算是挫折教育吧,可我擔心這小子承受不住。”
別自己一番狠虐,破碎了霍華德的籃球夢。
“肯揚,你們住隔壁,不行的話,你要不鼓勵一下他。”
加祖里奇覺得人和人是不一樣的。
有的人可以忍受這一切,無論怎樣的挫折,都能堅持初心不變。
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。
加祖里奇覺得霍華德更像是后者,而這種人,需要旁人的鼓勵。
杜林沉吟一下,點了點頭。
但具體怎么鼓勵,杜林還真不知道。
總不能跑過去就跟霍華德說你得忍受,得努力。
杜林根本不擅長這種事情。
而唐森的嘗試已經得到了答案,霍華德還是老樣子。
下午的訓練,能夠感覺到他想努力。
可是一夜過去,他還是習慣性的懈怠。
唐森覺得這小子就是心大,有那么一種不管當天發生多少郁悶的事情,睡一覺起來,又是嶄新一天的灑脫。
有什么事兒,他不往心里去啊。
如果他一直這樣的話,那一個夏天的訓練效果肯定不會太好。
訓練這個東西,真得自己非常上進才行。
唐森考慮著是否換個切入點。
不來挫折教育了,來鼓勵式教育。
但又怕這么做,他又會驕傲,一樣懈怠。
唐森覺得還是要給這小子找到最根本的動力。
像夸梅·布朗,一開始的動力很簡單,就是要賺錢,讓辛苦養育自己的母親過上好日子。
他親眼目睹,親身經歷過母親有多么辛苦,知道打球是自己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。
姚明也是一樣。
他心底深處有野心,身上甚至于還承載著中國籃球的夢想。
他也一樣有動力,對自己足夠狠,說減肥就減肥。
可霍華德沒有啊。
他出身中產家庭,沒經歷過窮日子,不知道生活艱辛和疾苦。
他又被父母保護的極好,集萬千寵愛于一身,從來沒有失敗過。
霍華德或許也想成為nba球員,想打進nba,可他的愿望遠不如布朗那樣強烈。
而他就是缺少這種核心動力,從而容易懈怠。
不怪萊利會說,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里不夠窮。
唐森覺得自己要設法引導他一下,在他19歲,對世界充滿好奇,卻又茫然無知的年齡,幫他找到目標。
有了目標,他才有動力去努力訓練。
如果找不到這一點,唐森覺得都可以趁早放棄,換個人。
又練了一天,霍華德按照要求,必須返回學校,上他的社會實踐課。
當天晚上,古德溫來公寓接霍華德,今天晚上連夜坐飛機回亞特蘭大,明天去上課,然后晚上再飛回紐約。
為了達到畢業所必須的課時要求,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。
公寓里,霍華德就簡單收拾了個包,一臉難掩的興奮,臨走關門的時候,還沖伊森說了聲再見。
然后嘭的一下甩上了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