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森起身,接過籃球,也學著弗雷澤的動作投了一下。
感覺不太對。
又投了一下,還是不對。
唐森讓弗雷澤再投一次,離近了仔細看,才看出端倪。
“布魯斯,你沒有豎肘。”唐森道。
之前幫韋德調整投籃姿勢的時候,唐森特意要求他練習豎肘,保持身體和球的上下一條線。
弗雷澤有些意外,沒想到唐森立刻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,解釋道:“沒錯,就是沒有豎肘,因為我不是職業球員,手臂力量達不到,所以我特意研究過這個問題。”
“你看我起球時的持球方式。”
他面對唐森,展現了一下他的持球姿勢。
唐森恍然大悟,手腕。
弗雷澤并不是起球的時候,手腕正對籃球和前方,而是順著人體自然的手肘擺放位置,把手放在了籃球側面。
唐森這樣去持球,再出手。
立刻又發現,腳的站位也有問題。
弗雷澤有一定程度的前后腳,側身站位。
這和納什不太一樣,納什幾乎是平行站位。
而納什卻是標準的豎肘起球。
又投了幾球,唐森若有所思的道:“這個方法有點兒意思。”
唐森已經感覺到了弗雷澤為什么要這么投。
他自己說的,他不是職業球員,沒有做足夠的職業級別的訓練。
還有臂展,他就是普通人的臂展,上肢力量遠不如職業球員。
讓他像喬丹,或者麥迪那樣,空中坐椅子,滯空式的投籃,對他來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。
所以當他選擇這樣投的時候,起球會借助身體的力量,只有這樣,才能投的更遠。
也就是普通人常用的顛投。
而手腕的問題,也是為了規避普通人無法像職業球員那樣去苦練肩膀靈活性,才選擇側腕抓著籃球。
這樣在起球的時候,上下保持了一條線,可以利用身體起跳傳導力量。
從而達到他所說的,彌補基德年齡大,腿上力量和核心力量不足的問題。
還有,顛投的話,出手的確會很快,又改善了基德出手慢的問題。
唐森坐了回去。
其他人紛紛上前嘗試。
唐森抱著胳膊,默默盤算這種投籃姿勢。
感覺本質上,弗雷澤的這種改進,就是向身體素質不足妥協了。
上肢的靈活度不夠,所以側腕起球。
上肢的力量不足,所以采用顛投的方式,去借用身體的力量。
一切的根本,就是身體素質不行。
唐森心中喬丹式的投籃,需要擁有強大的手部力量。
把球投出去的過程,全靠手來發力。
這種投籃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,那就是當比賽焦灼,當你身體消耗巨大的時候,腿部,腰部,手臂,勢必更加疲勞。
這個時候,你跳的不夠高,手臂酸麻。
但是,只要你能跳起來,就可以靠手腕的力量,把那顆624克的籃球投出7米遠。
所以追求這種投籃的球員,到了比賽后期,他們依舊可以投的很準,全場保持穩定的命中率。
但如果選擇弗雷澤這樣的投籃方式,依賴身體力量。
當你腰酸腿軟的時候,那投籃受到的影響自然要更大一些。
所以唐森認為,這就是向身體素質的妥協。
不過的確適合納什,乃至于基德這樣年齡偏大,腿上有傷,力量不足的球員。
納什那身體素質,也是爛到沒邊了。
眾人嘗試一番,不做評論,然后紛紛望向唐森,問唐森什么想法。
唐森已經想清楚了,道:“我覺得可以試一試。”
畢竟不是每個球員,都能夠擁有喬丹那樣變態的身體素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