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個月,訓練以身體為主,技術為輔。
而且這個技術,還以基本功為主。
訓練營里的全是球星,但球星一樣需要練基本功。
比如投籃,控球。
這些東西就像水桶最短的那一塊木板,制約著球員的上限。
你投籃不準,有些打法就很難出效果。
控球不好,有些技術動作就是做不出來。
掛著系統效果,這種基本功訓練,提升其實非常快。
而且這些訓練,為最后階段的技術沖刺奠定了基礎。
所以最后一個月,根據球員級別不同,唐森會要求他們集中精力,練一項技術。
比如雷阿倫。
同意改造投籃姿勢之后,他現在就練三分,各種各樣的三分。
為了貼合實戰,訓練營的陪練越來越多。
場上,雷阿倫在陪練的跟防下,快速沖到四十五度角附近。
底角附近,納什迅速把球傳了過來。
球給的恰到好處,不至于干擾雷阿倫的運動節奏。
左腳蹬地急停,在接球的同時,雷阿倫也完成了身體面框的調整,都不見怎么屈膝,瞬間拔起出手。
他現在是側腕持球,不考慮豎肘的要求,接球之后可以很自然的起球出手。
再依賴下肢力量的苦練,所以這一下出手非常快。
跟防的陪練完全來不及起跳封堵。
籃球出手。
這一球距離三分線足足有一米,難度可想而知。
哐當一聲,籃球砸框而出。
在他出手的時候,禁區內,霍華德已經在兩個陪練的干擾下啟動了。
他走了和哈維當年一樣的道路,手指用膠帶纏在一起,面對的也是兩個身高超過7尺的標準中鋒。
而霍華德首先要做的就是預判籃球落點。
瞬間移動,對抗,頂住陪練,然后在前后夾擊之中,縱身一躍,戳到了下落的籃球。
籃球被戳起,空中頓了一下。
而這個時候,落地的霍華德卻又比兩個陪練更快的起跳,伸手把籃球抓入懷中。
基礎的籃板訓練,霍華德早就已經練的爐火純青。
現在他要練高階的,也就是面對不同的,更復雜的實戰環境,嘗試著把籃板搶下。
搶下籃板之后,霍華德立刻把球傳向外線納什。
納什接球,拔起三分出手。
倒也不是請不起陪練,一是雷阿倫和納什主動跟唐森提出,想要陪著,或者說監督霍華德訓練。
唐森想著三人一個隊的,也就隨他們去,把訓練盡量的融在一起。
后來發現這個效果還不錯,還能夠增加隊友之間的默契。
那索性進行推廣。
畢竟每支球隊都送來了兩名球員。
一內一外,天然就可以打一些戰術配合。
比如馬刺這邊,鄧肯提上,為帕克擋拆,帕克再回傳,鄧肯三分出手。
再加上陪練的配合,這么練肯定能加強兩人的默契。
唯一麻煩的,就是那些被交易走的球員。
比如雷阿倫被交易走了,超音速就剩下劉易斯。
又比如小牛,納什交易離開,就剩下了諾維茨基。
球隊這邊還聯系過唐森,試圖候補。
被唐森果斷拒絕。
一支球隊就兩個名額,定死的。
至于球員被交易走,那只怪你沒有把人留下。
這也間接導致這個賽季沒什么大牌球星交易。
“先生。”
唐森站在場邊,盯著諾維茨基訓練,身后傳來一個聲音。
扭頭一看,是詹姆斯。
整個訓練營里,就他和布朗,至今還乖巧禮貌的用sir這個稱呼來稱呼自己。
唐森問他怎么了。
同樣倒霉的還有騎士。
布澤爾給騎士上演了一出二五仔反復,前腳答應和騎士續約,后腳又加盟了爵士。
如今布澤爾和爵士的基里連科,戈登·吉里塞克打的火熱。
把詹姆斯這個小鬼頭給剩了下來。
在唐森面前,詹姆斯略顯拘謹,道:“先生,我的三分投籃姿勢,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。”
訓練營里,有好多個控衛,在唐森的要求下,改變了投籃姿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