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9年,在西弗吉尼亞的穆蘭斯小鎮。
一個叫安德烈斯·德安東尼的年輕人,從意大利移民到這里。
他妻子36歲的時候,就因為腎衰竭而死,給他留下了四個孩子。
一個中年人,照顧著4個孩子,挖煤而生,毫無疑問,生活過的無比艱苦。
但安德烈斯身上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品質,他硬是把四個孩子拉扯大。
他的一個兒子路易斯·德安東尼,繼承了父親優良的品質。
路易斯總用父親的例子來教育自己的三個兒子。
他后來做了籃球教練,在籃球的道路上,他也是這么以身作則的教育兒子。
勤奮努力,永遠不要服輸,拼盡全力的去追求勝利。
德安東尼就是在路易斯的熏陶教育下,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。
但有些東西,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。
在nba,他拼盡全力的努力,投籃不行,就把自己變成防守專家。
可依舊無法在nba立足,在馬刺的最后一個賽季,僅僅打了兩場比賽,就被掃地出門。
他去了歐洲,回到了故鄉。
在米蘭,他重新找回了自信。
13個賽季,5次聯賽冠軍,2次歐洲冠軍,轉行當教練,他也是冠軍拿到手軟。
但在心底深處,德安東尼還是想回美國,回到nba。
因為在這里,他一直是個失敗者。
97年,他終于下定決心,回到了nba。
德安東尼想把自己在歐洲,在自己的恩師丹·皮特森身上學到的東西,在nba這片賽場上展現出來。
告訴所有人,自己可以成功的。
所以有機會執教一支球隊之后,德安東尼真的特別想打自己那一套東西。
來自丹·皮特森的快攻打法。
皮特森讓自己像魔術師約翰遜,像拜倫·斯科特那樣去打球。
他說的,如果快攻到三分線,面前沒人,那你就投籃。
他要速度,要快攻,要投籃。
12中9,他一句話不說,但如果11中1,他就會找你好好談談,因為你沒有投夠12次。
這種理念,甚至于和自己的父親,路易斯·德安東尼一樣。
路易斯當教練的時候,也崇尚速度,崇尚快速進攻。
而德安東尼在這個基礎上,又有了新的思考,自己的東西。
他牢記爺爺說過的一句意大利諺語。
說棋局一旦結束,國王和卒子都回到同一個盒子。
而這句話,就是德安東尼籃球理念的最好寫照。
所有球員都跑起來,把球傳起來,在流動中不斷的投籃,把球投進。
這是他的驕傲,但這一點驕傲,卻在一場場勝利中逐漸動搖。
11月6號。
戰勝76人之后,太陽來不及調整,連夜趕往新澤西,背靠背挑戰籃網。
第一節,太陽打的極為掙扎。
基德的防守下,納什被鎖死,老胳膊老腿的基德,經過唐森的修整,一度跑的和納什一樣快。
納什被鎖死,太陽的轉換進攻就打不起來。
但是第一節戰罷,太陽29比28,還領先了1分。
因為霍華德在莫寧的防守下,單節轟出了12分。
當年夸梅·布朗,面對全盛時期的莫寧,就一戰成名,打出了唐森的名頭。
而如今的霍華德,面對老邁的莫寧,又一次讓他體驗到什么叫做年輕氣盛。
沒有流暢的快攻,沒有精彩的戰術配合,就靠著拉開單打,個人能力,太陽領先了。
德安東尼能怎么辦,為了自己的戰術,不要勝利了?
不可能。
太陽拉開空間,把禁區留給霍華德。
就靠著這樣簡單到令人發指的戰術,半場結束,太陽領先了6分。
霍華德第二節再次轟出11分,還送出了3次蓋帽。
半場23分,9籃板,5蓋帽。
照這么打,他還要拿三雙。
而且不光是他,第三節雷阿倫也爆發了,單節三分6中5,投的勞倫斯·弗蘭克肝兒都顫。
112比103,太陽9分戰勝了籃網。
霍華德大爆發,職業生涯的第三場,就轟出了41分,14籃板,8蓋帽的準40加三雙的恐怖數據。
狀元之威,名揚整個nba。
媒體開始鋪天蓋地的報道霍華德。
nba官網上都出現了霍華德的照片,用了超新星降臨這種形容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