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這等爭辯,其實也沒個答案,眾人暢所欲言,偶爾又爭得面紅耳赤。但若是有人說到妙處,眾人也不吝嗇喝彩。
眾書生談興正酣暢的時候,卻忽然聽到有人喊:
“顏驚鱗來了!”
眾人紛紛抬頭向道路中間看去,只看到一個中年書生被幾人簇擁著,正緩步往此處而來。
眾人見到此人,便紛紛拱手見禮。
而那中年書生也一一還禮。
顏元白的名氣很大,許多讀書人見到他過來,都顯得有些激動。
“顏先生,咱們這兒有一爭論,您這兒有什么見解?”
有書生把眾人剛剛爭論的事情與顏元白簡單陳述了一翻,旁邊不少學子聽到這話題,也暗自沉思,想著若是自己應該如何破題。
這發表自己的見解容易,但如何讓自己的話有理有據有說服力,這是需要些心思的。
顏元白聽聞此言,略一沉吟,而后撫著胡須,抬頭看向了城隍廟偏殿處正在修建的廟宇。
而后他指著那【昭孕司元夫人】封匾,眾人則順著他的目光看去。
“封神者,人也。”
他只是一句話,雖然聲音不大,卻猶如一顆石子落入到深潭之中,泛起片片漣漪。
眾人聞言,眼睛登時一亮。
此話雖然略顯狂悖,但卻符合經學要義,用在此處更是切準要害。
“古來神道,雖曰天命昭昭,實則禮制所生。君可查《古禮》,觀《祀典》,神有廟號、階品、祀期、香次,皆由朝廷所定,郡邑所修,非天自書,非鬼自來。”
“百姓供香,是愿有寄。朝廷設位,是教有歸。”
“所謂神,不外人心所聚,人言所舉,人制所冊。”
“人若不祭,則神之名自散;人若不信,則神之光自滅。”
“因此觀之,所謂神道,不過是以信養權,以香養念。真正可依者,唯人之理,非神之名。”
顏元白沉吟片刻,繼續說道。
他一番話說完,四周先是沉寂片刻,旋即眾人便是連聲喝彩。
以顏生之才,早就夠考取進士,只是其每次會試,皆有狂言出,為上不喜,屢屢落第。
“真是個狂生,好大的膽子,吾等神靈在上,豈能由他如此不恭?”
他的這番話,自然順著那縷縷香火,傳入了偏殿廟宇之中,雖然昭孕司元夫人還沒有說話,但綠鈴婆婆和云頸仙童卻有些按捺不住,各自臉上浮現一抹厲色。
區區凡人,也敢妄議神靈?
“一會兒待得其出得城外,老身咒他一咒。”
綠鈴婆婆的嘴角微微冷笑,襯得其枯樹皮一般的臉上分外陰森。
神靈雖然不能輕易對付凡人,但若是凡人不恭,他們也可以略施懲罰。
坐在寶殿中的婦人也有些不虞,便沒有說話,算是默認了二人的行徑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