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風尚暖未熱,煙雨未至先晴。
長寧縣自那一道加封神誥傳入城中,便像天邊忽然炸開一聲喜雷,驚醒萬戶人間。
鑼鼓響在清晨,鐘聲溢入市集,街口巷尾皆是喜色未散的紅綢與紙花,似乎連檐下垂燕都知今日不同往日,鳴叫比平常更響些。
縣衙為慶祝這一大喜事,特意命人慶賀三天,這幾日里,長寧縣內鑼鼓不停,熱鬧非凡。
城隍廟中的偏殿尚未徹底建成,卻也顯露出幾分香火鼎盛的氣象來,案臺上金香三柱并排直立,百姓念禱聲一片。
“恭喜娘娘,賀喜娘娘。”
雖然偏殿尚在修建之中,但是陰世之中的大殿已經初具雛形。
在冥冥之中,一座恢弘大殿群落,漂浮于陰世玉人間的交界之處。
人間升起的香火,在大殿之外化作了燦爛的火焰和云霞,照耀陰世百里千里之地。
在大殿之中,綠鈴婆婆和云頸仙童面帶恭敬之色,看著眼前的司胎夫人。
哦不,應該尊稱為昭孕司元夫人。
如今這位夫人一身的金紅交錯的霞衣,雖然面色和藹,卻有一種凜然不敢親近的味道。
畢竟人家搖身一變,已經是從七品的神靈,他們二位還是九品小神。
“二位免禮。”
“我之前允諾過你們,若是我執掌長寧縣賜子保育神職,便不會虧待你們。我這就上書城隍,敕封爾等晉升八品。”
昭孕司元夫人此刻心情大好,倒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升職了。
而是縣內給足了她體面,不僅在敕封當日游街慶祝,更是請了鑼鼓隊,接連慶賀三天。
對于神靈而言,這也是傳播神名的好機會。
想必如今長寧縣內,無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了,自己倒也不再是那寂寂無名的小神了。
二神聽聞此言,更是大喜,當即又叩謝不止。
但這位昭孕司元夫人卻沒有注意到,如今這長寧縣的熱鬧景象,反倒也吸引了另外一批人的注意力。
……
“這長寧縣倒真是人間福地,不僅有如此靈秀之山川,更人神融洽,百姓安居,往日里倒是沒有發現。”
這些天,長寧縣的周遭倒是多了不少穿著文士衣衫的身影。
蓋因近些時日,春闈即將開始,并州的一些學子齊聚泰安府。而長寧縣與泰安府城隔得又不是很遠,再加之【驚鱗才子】顏元白邀請大家到元靈山參加【上巳文會】,故而許多讀書人都慕名而來。
這顏元白雖然只是舉人出身,但其極工詩文,擅丹青,據傳當年在滄元江畔賦詩一首,引得無數魚兒驚動,躍水而出,故世人稱之為【驚鱗才子】。
“陸兄此言,恐未免流于輕信。神祇之說,不過民心寄托,亦真亦幻,不可全信。”
便有人開口反駁了起來。
“然信者心誠,聊以寄托,何嘗不是人心所聚,人心聚,而天下安。”
邊上有人搭話,幾個學子倒是聊得熱火朝天。
“民不讀書,敬神以自持。吾輩讀書,貴在辨理。然天下太平,民生安寧,總賴父母官勤勉,律令清明,豈可一概歸之神功?”
雖然此方有仙神駐世,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的讀書人而言,對于鬼神之事,只能用“敬而遠之”來形容。
“神不可全信,亦不可盡廢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