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鳴再次進入了閉關狀態,反正他的神位歸屬天庭,平日里也無人查崗,時間自由的很。
他一心想要低調,不過由于他最近在構筑洞天,整個元靈山的靈氣不斷變化,聲勢不小。
時不時四色流轉,恍如四季更迭。
有時靈氣震蕩,風雨飄搖。
每逢滿月之際,虛空中更是交織出層層星軌,排列如陣,仿佛有一處微型的星空雛形在誕生。
就在這種情勢下,時間輾轉,不覺兩年就過去。
在長寧縣升為府城之后,游鳴雖然沒有被分配到一整座縣城來傳播信仰,但他原先管轄的二十三座村莊,人間地祇卻不怎么插手了。
這里面或許也有他晉升為【法相】的緣故。
法相修士,對于地方的震懾還是很大的。
在這種高度自治的情況下,游鳴也終于可以逐漸放開手腳。
他之前就命令麾下的一應神靈,修筑元靈山連通四處的道路,經過數年的修整,一條條寬闊的砂石道路成型,原本略顯荒蕪的鄉間小道,如今人馬穿梭,煙火繁盛。
而原先的村落,現在也基本上連成了一片。
畢竟這兩年來,不僅僅出生的人口大增,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遷徙者。
一開始的時候,這些新增的屋舍都是圍繞著村莊而建,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,漸漸顯出擁擠與雜亂之勢。、
眼看著這樣下去不行,游鳴覺得快刀斬亂麻,直接在二十三座村莊中心的一塊地方規劃新城。
如果是在過去,這件事想要推行成功是千難萬難的。
但游鳴現在身為法相大修士,哪怕他不依靠身后的背景,他如今在神道中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。
府城隍不過是派人來轉了一圈,便走人了,只是隱晦地提醒了一句,修筑新城可以,但不得修建城墻。
因為修建城墻,那就是城池了。
不修建城墻,頂多就算是集或者市,至少在名義上沒有違背神道的規定。
不過這正合游鳴的心意。
元靈山由他坐鎮,自然不會允許此處發生了什么戰爭,城墻的意義不大,還影響他未來的擴張。
于是乎,他找來了吳墨幾人進行全面的新城規劃,不僅要劃定清晰的居住、集市、活動等區塊,連排水系統都要做好污穢分離,否則整個城市必然烏煙瘴氣。
游鳴前世雖然不是研究城建的,但一些基礎的理念卻是大概知曉的。
比如他規定,新城的主干道寬五丈,輔道寬兩丈,道中鋪設石板,行車不顛,雨時不滑,街道兩側種植遮陰樹木。
地下模仿現代下水道之制,命地奴合力,于地底開鑿曲折暗渠,將山泉與雨水統一引入集水口,通往灃水。
在主干道以及街道交叉的要道節點,設置路燈,以石為座,銅為樓,銅絲為門壁。每日晚,有專人添油點燈,以便路人照明。
路燈之舉,自然過于奢侈。
但這卻是游鳴的下一步規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