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符合的字,進行采用。
那些不符合六書的,則盡量不要去采用。
或者是對其進行一個創造,弄出更加符合六書的字進行取代。
而有些字,本身就比較簡單。
這樣的字,是不是可以不用進行簡化?”
朱元璋聽了宋訥的話,拍手道:“宋祭酒這話在理,咱就是這么個想法。”
朱元璋就知道,宋訥不會讓自己失望。
宋訥雖然年紀比宋濂大,但在很多事情上,還是比較前衛的,
并沒有外表那般的刻板。
在很多事情上,比較能和自己保持一致。
如若不然,自己也不會把國子學交給他管。
在宋訥的管理之下,國子學能很好的運行,培養出自己所想要的人才。
上輩子在宋訥去世之后,國子學很快就走了下坡路,重新被那些腐儒們給統治。
這個自己想要撇開那些腐儒,自己培養官員用的學府,終究還是被那些腐儒們給攻占,給同化了……
此時宋訥的反應,正符合自己對他的期許。
有些事,或許宋訥一開始會堅持己見。
但是,在自己給他講通了道理后,他是會聽從自己的話進行改變。
“宋先生,你呢?”
朱元璋目光轉向宋濂。
“陛下,事關重大,臣不能輕易下決定。
更不能因為這是陛下您提出來的,臣就只一味吹捧,什么都不管,什么都不要了。”
他這話,就有些點宋訥了。
但宋訥卻對此充耳不聞,懶得理會他。
朱元璋點了點頭。
“宋夫子這話說的實在,那咱便也說句實在話。
咱不會因為什么人的反對,便不會對漢字簡化。
推行簡化字,勢在必行!
且今后編撰字典時,也會以簡體字為主。
繁體字需要備注于簡體字之后。
咱理解宋先生你的心情,但不支持宋先生你的做法。
這件事咱確信咱是對的,相信宋先生也覺得你是對的。
既如此,那就是非功過留于后人評說吧。”
宋濂聽到皇帝如此說,張口欲言,卻終究沒有說出別的什么話來。
這就是遇到強勢皇帝時的無奈。
遇到那些愿意聽道理的皇帝,可以和他們講道理。
那些性格軟弱的皇帝,也可以和他們講道理。
可是遇到如今這么個皇帝,很多事上,你和他講道理并沒用。
他還是會一意孤行。
所以說,目前最好的辦法,還是好好培養皇太子,以及皇孫。
萬不能讓他如同當今皇帝這般。
這可不是明君之相……
“咱這里還有一事,今日便一并說與兩位先生只知道。
咱還準備修一部大典,名字都起好了,就叫洪武大典!”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