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夠粗暴的進行解決。
既然是朱善提了這事,那么就讓朱善前去調查。
“朱卿,很多事情沒有調查,就沒有發言權。
人的立場不同,所看到的東西也會不同。
在很多事上,得出來的結論也就不同。
咱覺得,看問題不能只從小范圍來講,不能用個體來取代全體。
尤其是調查之時,樣本要多,要全面,不能以偏概全。
這也算是咱交給朱卿的一個任務。”
朱元璋已經決定了,在朱善這事兒有了調查結果之后,他這邊就會讓羅貫中寫篇文章。
把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,尤其是近親成親的危害,著重進行描寫。
刊登在大明日報上。
讓世人都清楚的明白這件事。
許許多多人,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。
也沒有哪個人,想要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有缺陷。
在把這個事實給擺出來之后,相信有很多人,都會重新看待這婚姻法。
對于近親成婚之間,也會有一個新的認識。
肯定還會有越過雷池的人。
但越過雷池的人,肯定不會再有那般多。
移風易俗的事兒,也能就此取得一個不小的進步。
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
朱善聽了朱元璋的話,只覺這話聽起來很是新鮮。
但是細細品味,卻蘊含著很多道理。
讓人不自覺的想要認同。
“陛下,臣接下來在完成正常公務之余,會抽出時間,按照陛下所言。
就這個事兒,進行一個調查。
把各項事情都做好。
臣答得出結果之后,會將之呈送陛下。
請陛下御覽。”
朱元璋點了點頭:“行,那朱卿便如此去做。”
朱善辭別皇帝,返回翰林院的途中,心情顯得有些復雜。
他是真沒有想到,自己這次卯足力氣辦的事,以為能夠得到皇帝贊賞。
能夠憑此弄到很多的政績。
最終居然會以這種方式收場。
他本能就覺得皇帝所說的,近親之間成親生的孩子,容易出問題這話不對。
但對于皇帝所說的,這個驗證的辦法也很認同。
皇帝又說的如此之篤定,也讓他對此產生了一些不自信。
或許……在這件事情上,皇帝是對的。
不然皇帝不會如此篤定。
所以結果究竟如何,還是要自己好好驗證一番才行
原本這一次,皇帝大發慈悲,一下子放了這么多天的年假。
朱善覺得這次過年時,可以好好的歇息一番了。
可哪能想到,又出了這樣一遭的事兒。
看來,這個年自己是不好過了。
不過看皇帝的態度,并沒有因為自己的這份奏章,而對自己產生不滿。
那或許,自己按照皇帝之言,認真的進行一番調查,把結果呈送給皇帝之后,還能憑借這事,得到皇帝的信賴,獲得相應政績。
朱元璋在朱善離開之后,并沒有立刻工作。
同樣是陷入到了思索之中。
這一次朱善的事兒,算是給他提了一個醒。
今后在諸多政務里,也要讓百官們,以及各級官府講證據,講數據,用事實來說話。
不能想當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