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自然能道一聲好。
但可惜,像王陽明那種高覺悟,有真本事的人著實太少。
后面陽明心學的徒子徒孫,也同樣是念歪了經。
許許多多,和王陽明本意背道相馳的人,打著心學的名義,通常是胡作非為,放浪形骸。
就比如徐階修心學,在自己心里形成一套自以為真知灼見的東西后,就能前去奉行。
而后貪污受賄,田連阡陌,這些事干的是心安理得,理直氣壯。
這只是一個縮影。
王陽明之后,心學便已經偏離了他所想要的狀態。
心學好不好?
當然好。
只是,六經注我,我注六經,王陽明的心學,也同樣逃脫不了這么一個命運。
朱元璋想要的,是一個符合大明如今情況的思想。
能幫助大明向前走,讓大明愈發興盛,而不是阻礙大明發展。
陽明心學也好,亦或者是其余的一些也好,不能生搬硬套。
這東西不能是空中樓閣,得有實際的東西來支撐。
假大空話,反應不了眾多百姓各階層的訴求。
那么也就只能是鏡花水月。
之前時自己就曾給劉伯溫說過類似的話。
劉伯溫這這些時間以來,也一直為這些方面而努力。
希望老劉頭能夠在這上面有所突破,不負后世賦予他的傳奇色彩。
“父皇,孩兒不怕被罵。
若是處決了這樣的狗東西,還會被人罵,那就讓他們罵去吧。
讓人罵一下,也不會少二兩肉。
只要他們事情做的不對,那就算是罵,孩兒該處置他們,也一樣會處置!”
朱標目光堅定的出聲說道。
這一次,國子學的事情,對他的觸動很大。
尤其是,這些人為了搞垮國子學對抗父皇,居然動用了這等卑鄙無恥的手段!
身為師長,卻用學子們的命來鋪路,達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是真惹火了他。
這樣的人不配為人,也不配活在世上。
讓他對這些儒家之人的好感,一落千丈。
“哈哈,標兒,咱家我一個人挨罵就夠了。
你和你娘還是少一點挨罵比較好。
這個時候,咱這個當爹的還在,皇帝還是咱。
那這罵名,就該由咱來承擔。
今后哪一天咱去世了,你當了皇帝。
到了那個時候,咱就算是想幫你承擔一些罵名,也同樣是幫不了。
那個時候,真就要標兒你自己來扛了。
現在恁爹我還在,這個罵名,最好還是我來擔。”
朱標心中升起諸多的感動。
自己父皇對自己真沒得說。
縱觀古今,成為太子后,還能被皇帝父親如此對待的,可真沒有幾個。
或者可以說,自己是獨一份!
想想唐朝的玄武門繼承法則,想想隋朝太子楊勇,秦朝太子扶蘇。
戾太子劉據等……
朱標就越發為自己感到慶幸。
愈發覺得自己足夠幸運。
“行,那就父皇你來做。
這些人,父皇可千萬不要輕饒了他們。”
聽著自己兒子,說出來的這些話,朱元璋一時之間只覺如飲仙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