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李善長從中書省左丞相的位置退下之后,當時中書省的右丞相,就是汪廣洋。
沒有左丞相,他這個右丞相便是一家獨大。
當時胡惟庸是中書省的左丞。
左丞和左丞相只有一字之差,地位卻千差萬別。
左右丞是位于丞相之下的,屬于丞相的副手。
按照正常道理來講,左右丞是斗不過左右丞相的。
但可惜,胡惟庸是一個很有能力,權力欲望極大的人。
作為下屬,他并不老實,他太想進步了。
對于阻礙他進步的汪廣洋,沒少用手段。
各種的讓人進行彈劾,再加上汪廣洋也確實犯了些事兒,被朱元璋給罷了丞相的職位,攆到地方去當官去了。
而后,這才有了胡惟庸的升遷,從原本的左丞變成了右丞相,取代了汪廣洋。
空印案之后,又從右丞相成了中書省的左丞相。
右丞相的位置便空懸了。
而按照一般的規矩來說,接下來能成為右丞相的人,那一般而言都是從左右丞上面去選。
只是這么長時間下來,左右丞可以說基本上,已經被胡惟庸給調教的差不多了。
在這種情況下,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讓他們,來當中書省的右丞相。
為了限制胡惟庸,就把汪廣洋給找了回來,讓汪廣洋繼續擔任中書省的右丞相。
對于胡惟庸,朱元璋那就是既拉又打。
讓他做事,但同時也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,進行一定的防范。
不能真讓胡惟庸無法無天。
當然,暗地里在一些事情上,有一些放縱也是有的。
不然胡惟庸若是不造反了,他這邊再想找個理由,更加順理成章的把胡惟庸給殺了,將丞相,以及中書省給廢了,可就不太好辦了。
上輩子的時候,汪廣洋就被朱元璋給從地方上召了回來,讓他再次進入到了中書省擔任丞相。
但可惜汪廣洋很擺爛。
這輩子朱元璋,又將汪廣洋給找了回來,做出了同樣的安排。
只不過所不同的是,這一次朱元璋對汪廣洋,進行了單獨的召見。
把大明富強,需要汪廣洋這樣的老臣繼續出力等事情,說與了汪廣洋聽。
朱元璋覺得,經過了自己的這樣一番談話,汪廣洋應該會和上輩子有著不小的差距,在這件事情上,不可能再像上輩子那樣擺爛了。
畢竟就連李善長都被自己通過空印案這事兒,給徹底的按住了。
讓他成為了個孤臣,忠臣。
如今干起活的來,別提有多么的好用。
汪廣洋經過自己的提點,應該也能發生一些改變。
但很可惜,經過了一段時間后,朱元璋卻發現自己有一些想錯了。
汪廣洋這家伙,看起來遠沒有李善長那樣囂張跋扈。
甚至的性格都顯得有些軟。
可是,真的擺爛。
在擺爛這件事情上,意志特別的堅定,當真是不是自己三言兩語就能讓他發生改變的。
自己都已經把話說到了這種份上,汪廣洋回到中書省后,并沒有奮發圖強,起到什么牽制胡惟庸的作用。
完全就是一個泥胎木偶,是個擺設。
每日里做的最多的,就是下棋喝茶,別的政務這些一概不理。
胡惟庸想怎么著就怎么著。
朱元璋對此,那是很惱火。
就比如現在,在這等重要的事情上,場合里,汪廣洋都能走神兒。
他的擺爛,可見已經是到了骨子里了。
隨著朱元璋此時開口說話,在場的眾多人,那都將目光轉移到了汪廣洋的身上。
而汪廣洋這個時候,才有些懵懂的回過神來。
眨了眨眼睛,整個人都有種鬧不清狀況的模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