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說是馬皇后不理解了,朱元璋心里面,也同樣是有些復雜難言。
對於自己家妹子現在的心情,他很能理解。
畢竟便是他,在后世之時,初次看到這些情況時,也同樣是很懵。
有被意外到。
別的朝代的亡國之君,要么昏庸無道,完全不理會政務,酒池肉林,醉生夢死。
要么就是一個幼年天子,是個傀儡,當不了家,做不了主,任人擺布。
可偏偏到了自己大明這里時,一切都給反過來了。
是個一心想要救大明,生活儉樸,不沉湎於酒色,也不是那種傀儡的小皇帝。
這事兒,也它娘的算是一個奇觀了。
“那……他怎么還亡了國”
這話說完之后,又一個猜測浮現心頭。
“是不是他才當上皇帝,很快大明就沒了。
本來大明就病入膏肓,沒給他太多施展才能的機會”
朱元璋再次搖頭:“妹子,不是。
他足足當了十七年的皇帝。”
嗯!
馬皇后徹底的呆愣了,腦子里面亂糟糟的,再也想不到什么合理的猜測了。
這事情也太奇怪了,奇怪到了讓人完全無法理解的地步!
“妹子,這事兒……該怎么說呢……情況很復雜。
關於崇禎朱由檢,他的事聽起來確實讓人難以理解。
不過,我和你一說你也就明白了。
不可否認,崇禎這孩子確實勤政,也是憂心國家,想要讓我大明變得更好,要解決大明存在的諸多問題。
可是,該怎么說,他的能力太不行了,想法太過於簡單。
典型的努力越多,錯的越多。
越是勤政,大明亡的越快。
倘若崇禎上臺之后,別那么勤政,還不小可能,大明不會有那么多的問題。
最起碼能多存在上幾年。
很多時候,聰明人的十分努力,都比不過笨人特別努力的靈機一動。
更何況,崇禎還是足足努力了十七年。
崇禎他上臺后,就被那眾多的文官們給忽悠傻了。
當時朝政混亂,斗爭及其嚴重。
尤其是宦官和文官之間的爭斗,更是如此。
咱雖然一直不贊同后宮干政,但那也得分情況。
到了那個時候,文官們的權勢,實在太大,行事也太猖狂了。
皇權在諸多地方,受到了極大的壓制。
為了能彰顯皇權,奪回一些皇帝的權力,只能是將宦官給扶持起來,和文官們進行打擂臺。
在那種情況下,宦官集團已經成為了,皇權的一大延伸。
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。
朱由校在的時候還行,魏忠賢這些,便是他給扶起來的。
用來和那些文官們進行撕咬。
他躲在皇宮里做木匠活,不理會那么多的唧唧歪歪。
崇禎上臺后就不一樣了。
那種多的文官們,像是蒼蠅看到的血的蒼蠅一向,一擁而上,對著崇禎那是各種的忽悠。
別管是關外的韃子,還是國內的流民,亦或者是天災人禍,全部都能往宦官頭上扣。
皇帝問策,別管問什么,得到的答案都只是一個,那就是誅宦。
就仿佛把宦官給誅殺了之后,諸多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