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通過科舉考試上來的人,辦事能力確實不行。
可是,卻能將選拔任命官員的權力,給握到皇帝手中。
那些通過科舉選拔上來的官員,就算是不感恩于皇帝,那也基本上不會感恩別的什么朝廷大員,這便已經足夠了。
不過,這樣的話,他也只是在心里面想想,并不準備對上位去說。
不是說他自私自利,不想著大明。
而是因為到了此時,他已經明白上位對于這些,肯定是心里清楚的。
尤其是最近一兩年來,陛下興新學,興辦了諸多的學院,增加了諸多的學科之后,再想一想上位關于最近幾年里,就重開科舉的承諾。
他哪里還不明白,上位只怕是有一個連招在的。
之前直接廢除科舉,只是他的一個手段。
是為了給算數,物理等諸多新的學科,擠出一席之地。
把他們給抬進科舉中去。
若是沒有幾年前,上位來的這么一手。
那么接下來,在重新開科舉之時,上位這邊想要輕易的把這些學科,給加入到科舉考試當中,用來選拔人才,是很難的。
必然引起極為強烈的反對。
不得不說,上位考慮當真長遠。
很多事情,那都是走一步看兩步,甚至看到三步。
上位的進步,實在是太快了,也太大了!
這才多少年,就從一個很多事情都不懂的人,走到了如今連他都要看不懂的地步了!
就像這廢除科舉制度,當初自己只以為陛下是意氣用事,太過于想當然了。
哪里想到,那不過上位所用的一個手段而已。
而且,若不是在那個時候,選擇廢除科舉,采用舉薦任官制度。
胡惟庸這幾年里,權力又怎么可能膨脹到這種程度?
會在此時造反?
那么上位想要廢除中書省,廢除丞相制度可就不容易了。
回頭想想看,上位真的是下了好大一盤棋!
復雜精妙到了一個,令人不敢置信的程度!
其實,劉伯溫在這上面,顯然是想的有些多了。
上一輩子時,朱元璋停科舉時,并沒有想那么多。
就是因為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,和他想象的差距太大了。
他原本以為,通過科舉能夠選拔出諸葛亮那等人才。
再不濟,也能選出張良,蕭何,陳平之類的人。
為他治理天下。
結果,他滿心的期望,在遇到了選拔出來的那些人才之后,全部化為了烏有。
一惱怒之下,下了這樣的命令,要將科舉廢除,改用之前的舉薦制任命官員。
并加了一個,自己通過太學來培養官員。
發展新學,并準備改變科舉取士的制度等等,不過是他意外的來到了后世,返回來后才做出來的……
“可是……上位,六部直接歸于上位,這政務太過于繁雜,也太多。
上位這邊,只……只怕難以承受。
上位的龍體才是最為重要的。”
劉伯溫斟酌著言辭開了口。
在劉伯溫開口之后,其余的人也都紛紛跟進。
在這事情上發表他們的意見,委婉勸說。
朱元璋靜靜的聽他們說完,笑道:“這事,咱同樣有所考慮。”
當下便將內閣制度給說了出來。
待到他說完,眾人又一次陷入到了安靜之中。
朱元璋靜靜的等待了片刻,而后看著他們道:“咱的話說完了,這事你們誰支持,誰反對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