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及張繡問題,氣氛一下變得緊張起來。
此時的曹操尚未知張繡已與徐州暗通款曲,只道李翊有此安排,是為戰略考量。
李翊正色言道:
“今河北勢大,若結河南之力,亦未見得有多少勝算。”
“張繡以驍武起涼州,麾下多健兒,若能引以為援,共據河北之兵。”
“乃為河南之幸事也。”
李翊正式向曹操提出拉張繡入抗袁同盟的建議。
盡管張繡與曹操有殺子之仇,但此刻曹操卻并未馬上提出反對意見。
到了這個年紀,曹操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了。
政治家思考問題,只講利益,不講感情。
張繡在淯水一戰,展現出了自己杰出的武勇與指揮才能。
曹操親眼見證,知道他與他的部曲戰力如何。
若是真能拉他進抗袁同盟,那么對上袁紹的勝算又能增添幾分。
“奉孝,此議如何?”
曹操依舊先征詢郭嘉的意見。
郭嘉為正色言道:
“張繡乃一邊地武夫,茍全性命于亂世,徒有匹夫之雄,何足為慮?”
“明公若能冰釋前嫌,招降其部眾,拉他共抗袁紹。”
“待袁紹滅后,盡襲河北之地。”
“南陽張繡存亡如何,全在明公一念之間耳。”
言外之意,袁紹是目前最大的敵人。
曹操應該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。
只要滅了袁紹,侵吞了他的地盤和政治遺產,壯大了自己的實力。
到時候區區一個張繡又能構成什么樣的威脅呢?
有了郭嘉的保證,加上李翊的分析后,曹操乃道:
“……善,既然玄德與李先生都這么說了,那操又豈是小肚雞腸之人?”
“隨后吾便上表朝廷,奏請張繡為揚武將軍。”
“待到來年或者后年,真要與河北動兵,須得讓張繡出兵渡黃河。”
有劉備及徐州作保,曹操相信張繡應該不敢背刺自己。
但依然要求張繡將來能夠參與到抗袁的戰爭中來。
畢竟張繡離得不遠,麾下又多為騎兵,趕到河北前線參戰不是問題。
張繡問題既定。
曹操又與劉備商談了加強兗徐二州合作的建議。
甚至提出了明年兗州、徐州在白馬縣搞一個聯合軍演,主要用于向河北示威。
……
與此同時,
就在曹劉已經秘密將北方、南方各方勢力都安排了之后。
荊州劉表亦在加快自己的動作。
只要稍微有點政治敏銳度的諸侯,都能意識到近幾年愈發不太平,將有大事發生。
前不久,他接到了廬江劉勛的舉城投降的提議。
雖知劉勛為兩面派,但劉表并不想放過這次染指揚州的機會。
他派遣江夏黃祖,向劉勛索要廬江的尋陽縣,這個扼守荊、揚二州的重要門戶。
而令劉表意外的是,劉勛答應的很痛快。
表示愿意割讓尋陽縣,但為表誠意,荊州須用三十萬斛糧食來買。
劉表這才明白,感情劉勛是混不下去了,找自己來買地了。
但這卻也再次印證了謀士蒯越的說法,“劉勛雖強于江、淮之間,然糧食稀少。”
劉勛擁兵甚重,卻喂養不起,所以想抱上劉表的大腿,請求包養。
這對劉表來說不是什么難事。
畢竟劉表最喜歡的事,就是花自己的錢,買別人的血。
他已經在南陽包養了一個張繡,為自己看守荊州北門。
再包養一個劉勛,為自己看守荊州東門,又有何不可呢?
不過劉表也不想當冤大頭,他吃定劉勛缺糧,主動權在荊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