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朗上前握住虞翻的手,垂淚忍訴衷腸。
虞翻再見舊主,亦是淚流不止,哭泣道:
“自別府君后,翻亦時時想念。”
王朗并沒有怨恨過虞翻投靠孫策。
因為虞翻對他,絕對是盡心竭力了。
在演義里,虞翻扮演了舌戰群儒里的丑角。
被諸葛亮嘲諷為,
當初在王朗帳下,便勸主投降孫策,現在又要勸主投降曹操,看來是舊病兵復發也。
留下了一個經典的名場面。
但真實的歷史上是,
孫策來打王朗時,虞翻當時還在為父親守喪。
聽說了這個消息后,直接把喪服脫了,去見王朗。
力勸王朗避開孫策的鋒芒,但王朗沒聽,最終被孫策打敗。
王朗逃到海上去,虞翻就一直追隨在他身邊,保護他的安全。
當時東部的侯官縣長都閉門不讓王朗通過,也是虞翻上前勸告,才被放行。
以至于王朗都有些不好意思。
勸虞翻說,你還有老母,別一直守著我了,回家去吧。
要知道,在漢朝這個極度推崇孝文化的時代里,虞翻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。
歷史上的虞翻自然也不是投降派的軟骨頭,也沒有勸孫權投降曹操。
恰恰相反,虞翻性情疏直,多次犯顏諫爭。
且性多不協俗,屢使孫權大怒,最后落了個流放的結局。
“仲翔此來何為,可是來吊唁劉揚州的?”
華歆明知故問,對虞翻說道。
虞翻頷首,道,“自是來吊唁劉揚州的。”
于是,二人命將虞翻請入靈堂。
一番吊唁過后,又入后堂相敘。
虞翻這才表露此來的目的。
“翻此次前來,除了吊唁劉揚州之外。”
“亦奉孫將軍之命,來招降華府君。”
華歆早已經猜到虞翻會這么說。
……唉,該來的還是會來。
“仲翔啊,我已猜到你會有此一說。”
“孫伯符善于用兵,我自料不是其敵手。”
“此事容我考慮考慮。”
華歆擺出官場常用的拖字訣,打算先敷衍了過去。
虞翻也算官場老手,當了這么多年功曹,自然應付的來這種情況。
遂補充說明道:
“翻竊聞明府與鄙郡故王府君齊名中州,海內所宗。”
“翻雖在東垂,亦常懷瞻仰。”
“只是明府雖有良德,然終籌略之才。”
“無他方規,徒有自守之功而已。”
“今孫將軍大兵將至,何不早做決斷,以免惹禍上身。”
虞翻這段話術,也是標準套路了。
先揚后抑,把華歆吹捧一番,然后指出他的不足。
再對比兩家的實力,勸你好生考慮。
這也是勸降話術里的常見模板。
“仲翔好意,某心領了。”
“可先至驛館歇息,容我再與景興商議商議。”
虞翻乃退,至驛館下暫歇。
在屏退虞翻后,華歆急召王朗過來商議對策。
“孫策大軍將至,來勢洶洶。”
“豫章之兵,斷然難敵。”
“我欲保全豫章子民,并使你我明哲保身。”
“景興可有何高見?”
華歆認認真真詢問道。
……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