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故善者餓殍遍野,易子互食,茍全性命于亂世。”
“惡者保山為寇,嘯聚山林,劫掠民戶,殺人放火。”
“在座諸位,想必鄉里也都或多會少遭遇過盜匪罷?”
眾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俱是沉默不能言。
李翊的話還在繼續,幽幽嘆道:
“人生在世,常有諸多災禍,活命已是十分不易。”
“……又何必同類相殘,乃至以此為樂?”
李翊再次發出靈魂拷問。
“依翊淺見,每有盜賊蜂起,便說百姓飽受苦難、求活無門,方才淪為盜匪。”
“可一旦為盜,卻良知盡失,再加苦難于他人。”
“如此便有更多百姓難以求生,轉而繼續為盜。”
“如此往復,天下匪寇豈能斷絕乎?”
眾人面面相覷,俱認真聆聽李翊的教誨。
王朗由是感動,他初見李翊年少,還不覺此子有甚才學。
如今只聽他三言兩語,竟一針見血指出亂世之根源,如此見識,無怪有今日之才名。
王朗常常譏笑世俗中那些有好施之名、卻不體恤窮賤的人。
所以他經常用自己的財物周濟他人之困急。
可現在看來,他這點胸懷于亂世之民又有何大益呢?
“百姓幾無隔夜之糧,朱門豪族卻可使田連阡陌,盡占膏腴之地。”
“鐘鳴鼎食,驕奢淫逸,尤以田籍之事為惡。”
“此輩最是可恨,天下之財已得其二,尤于田賦使滑,此合公道否?”
此話一出,在場已有不少官員如坐針氈,出汗如漿了。
但面上神情仍作鎮定。
他們之中,府上也有不少田產,所養之民是為奴,當然不算盡戶口中來。
聽李翊這意思,不會是要拿他們開刀吧?
李翊彎唇一笑,“諸位倒也不必緊張,我封爵縣侯,享郯縣食邑三千戶,手中豈無田產耶。”
言外之意,不會拿你們開刀。
畢竟自己也有田產,真拿你們開刀,就是自己刀自己?
眾人如釋重負,顫微著起身,拱手道:
“君侯之言,振聾發聵,發人深省!”
曹豹率先跪伏于地:
“君侯所言甚是,眾生皆苦,吾輩亦有責救民于水火,保全蒼生。”
“豹愿為表率,將府上田地,獻予州府!”
眾官員睨了一眼曹豹,暗罵你小子倒是會察言觀色,拍得一手馬屁。
人李翊還沒說要收繳田地呢,你倒先冒出來邀功。
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,誰都明白曹豹肯定不會捐出全部田產。
只是交了一部分出來,于他而言只是略有損失。
但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,自然給李翊留下了一個好印象。
“在下也愿獻出府上田產,為君侯盡一點綿薄之力!”
“在下附議!”
“在下附議……!”
一時間,好好的聚會突然變成了獻田產的活動。
大伙兒都明白,與其等哪天李翊下刀,不如先主動交出來。
現在交,絕對是數目最少的。
真等到李翊要主動度田排查的時候,那恐怕交的田地就不是這個數目了。
王朗將這一幕盡收入眼底,更加佩服李翊的政治手腕。
只是言語略微敲打,便將這幫縱橫徐州官場多年的老油條,收拾的服服帖帖。
好手段,好手腕吶……
王朗兀自感慨自己當了這么多年的官,竟不如一個后輩手段強硬,實在自慚形穢。
李翊見眾人紛紛獻田產表忠心,當即也拱手道:
“諸位可真是劉將軍的肱骨忠臣吶,回頭我定會在劉將軍面前,為諸位一一表功。”
官場之事,就是要恩威并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