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社稷崩壞,王綱不存,群雄各自為政。”
“遜竊料漢室不可復興矣。”
“曹操、劉備勢大,不可卒除。”
“為主公計,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。”
“今趁北方多務,曹劉忙于袁氏之事。”
“可速速發兵,收取江夏,剿除黃祖,進伐劉表。”
“收并荊楚之地,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。”
“劉璋暗弱,可圖巴蜀,收天府之土。”
“之后便可建號帝王,以圖天下,此高祖之業也。”
孫權大喜,翻身坐起,握住陸遜的手道:
“伯言之言,竟與公瑾教我之言略同。”
“君等皆勸我馬上進兵江夏,剿除黃祖,收取荊楚之地。”
“只是想著居喪未及期年,不敢輕易動兵。”
陸遜正色言道:
“報仇雪恨,何待期年?”
孫權仍有所猶豫顧慮,道:
“今初掌大事,恐眾將不服,不便調動。”
陸遜再勸:
“非也!今先君新喪,眾將皆哀。”
“正好以討賊報仇為名,發兵荊州。”
“一來,收取荊楚,壯大實力。”
“二來,樹立威信,鎮撫人心。”
“三來,報仇雪恨,安定宗室。”
“四來,示好曹劉,穩定外局。”
“此一舉是四得也,主公又何必猶豫不決?”
陸遜所言,條條有理,字字珠璣。
尤其孫氏政局,托生于河南。
是曹劉所掌控的陳地朝廷,承認了孫氏在吳地的合法性。
目的就是為了引誘他向西攻取劉表。
曹劉的目的是什么?
一,當然是為了穩定后方局勢,好安心對付袁紹。
二,孫劉兩家內斗,不斷消耗自身實力。
劉表坐鎮荊州,兵精糧足,但權力不能集中。
孫氏將才頗多,個個能征善戰,但地廣人稀,軍械錢糧甚少。
兩家相斗,勢力剛好懟一個平。
陸遜甚至敢斷言,一旦他們兩家,哪邊呈現弱勢的一方,河南方面肯定會拉他一把。
因為在解決完河北之事后,
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,都希望看到一個疲憊不堪的江南、荊楚。
這樣一來,不管北方是誰笑到最后。
他都能夠不費吹灰之力,收取南方之地。
想出這個策略的人,一定是一個戰術戰略天才。
而且不論是吳地孫氏,還是荊州劉氏,都不得不往火坑里跳。
那么孫氏有沒有應對辦法呢?
當然有!
那就是像周瑜、陸遜說的那樣,快速收取荊楚之地,然后進兵巴蜀。
總之,就是盡可能地壯大自身實力,以應對將來北方的勝利者。
河南希望看到荊楚與吳會兩敗俱傷。
要想破局,就必須得展現出足夠的魄力與勇氣,賭上全局,快速拿下荊楚!
孫權躊躇半晌之后,旋即眼神變得堅毅起來,執陸遜手道:
“……愿從君言!”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