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領命!”
李翊又喚張繡過來,謂他道:
“張將軍,請你也率兩千西涼鐵騎,與我等一同出征。”
張繡初投,正急于建功,遂欣然領命。
自開戰以來,盟軍這邊幾乎沒怎么出動過騎兵。
一方面是騎兵寶貴,打一個就死一個。
好鋼得用在刀刃上。
另一方面,李翊也是在隱藏實力,不能叫袁紹知道盟軍手中還有這樣一張王牌。
所以公孫續與他的幽州鐵騎,也是這兩天才到官渡大營來的。
而李翊的用人也很明確,公孫續、趙云、張繡,全是一等一的騎戰高手。
除了他們,選不出更適合去劫烏巢的人選了
你說用張飛、牽招這些人不行嗎?
確實不行,因為特殊的時代產生特殊的血緣紐帶。
幽州鐵騎只認公孫續,西涼鐵騎只認張繡。
你要是換別人來,縱是不嘩變,也很難讓他們發揮出全部戰力。
這場戰,本就是拼命去的,不容有失。
至于趙云,人家作為公孫續舊友,又在公孫瓚軍中待過。
在能博得幽州鐵騎好感的同時,還能進一步拔高騎兵的戰力。
眾騎兵很快上馬。
馬背上除了裝載引火之物外,每一匹馬兒的嘴巴,都被草繩給栓上了。
而每一名士兵嘴上,都叼著一根木棍。
“大都督!一切準備就緒,就請發令罷!”
趙云催馬而來,將槍一橫,向李翊匯報道。
“……嗯。”
李翊一頷首,又將張飛、黃忠、徐晃等將喚來。
“吾此去劫烏巢大營,袁紹必來劫我官渡大營。”
“汝等務必嚴加防范,切勿丟失。”
“否則,軍法論處!”
“得令!!”
眾將齊齊拱手。
張飛忽然想起來一件事,忙走上前問道:
“等等!先生,如俺沒聽錯。”
“……先生是要親自去劫烏巢?”
聽張飛這么一說,眾將才反應過來。
對哦,大都督居然是親征。
“火燒烏巢,遣一大將即可。”
“都督乃千金之子,何必冒此風險?”
黃忠生怕恩人有失,開口勸諫。
不止是黃忠擔心,幾乎是所有徐州陣營的將軍們都在擔心。
他們并不相信許攸。
李翊怎么能夠僅憑許攸的一席話語,便輕易地涉入險地?
萬一是人家的計策呢?
萬一是人家的圈套呢?
李翊愛兵如子,軍中威望極高,他一旦有失,整個河南軍營的士氣都要崩潰。
所以當黃忠開口之后,剩下的將領們也擔憂地勸說李翊不要親自去。
咱軍中又不是沒有人才,交給他們不就行了?
“正因此去甚險,吾才非去不可。”
“若不親往,此事難成。”
李翊堅定信念,向眾人解釋。
官渡之戰已經來到了最為緊要的時候了。
李翊接下來的這場軍事行動,是成了就贏,不成大家都得死。
屬于關鍵時刻的一錘子買賣。
尤其李翊要去的地方,是敵人的后方。
中間會有層層設防和干擾,派別人去就很容易虛了。
一旦他信念不堅定,就會使盟軍陷入萬劫不復,錯失千古良機。
誠然,徐州將領可能百分之九十九不會中途打退堂鼓。
但哪怕是百分之一的風險,盟軍也不能賭。
那么有誰是會百分百堅定信念,將烏巢之戰打到底的呢?
那當然是,下達這個命令的李翊本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