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李翊清楚,烏巢之戰有多重要,須要打到哪種程度。
他為此準備了很多項工作。
他會將它完成的很好,每一步都不會出錯。
正如往常一般。
在做好思想工作之后,李翊又請來賈詡、荀攸。
“兩位先生乃是智者,就請輔佐張將軍他們同守大營。”
張飛在一旁說道:
“可要先知會俺兄長一聲?”
李翊道:
“主公大營向南去數里路程,此時爭分奪秒,不可多耽誤。”
言訖,將劉備所賜的鴛劍取出,拿在手里:
“主公賜我雄劍,許我便宜行事之權。”
“益德當聽我號令,不可冒然行事。”
古代的大營,類似于城邦,一座連著一座。
劉備、曹操兩人的大營自然是在后方。
張飛乃拱手稱喏。
李翊又見位于前線大營,曹營代表的曹洪請來,將倚天劍拿給他。
“若袁軍過來劫營,攻打官渡大寨。”
“就請子廉將軍,協助張將軍同守此寨。”
曹洪活動了一下傷臂,這些天養傷都快給他憋出病了。
莫說李翊有曹操所賜的倚天劍,曹洪本就該聽他的號令行事。
單說李翊此前將華佗薦給他,幫他治好了傷臂。
別說,真的一點兒病根沒落下。
沖這份恩情,曹洪都很樂意為李翊幫幫場子。
“末將領命!”
曹洪躬身領了命。
李翊既籌計已定,諸事吩咐完畢后,乃上馬啟程。
五千涼、幽二州,本時代戰力最強的騎兵,魚貫出了盟軍大營。
……
是夜,
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。
張繡引西涼鐵騎在后,公孫續、趙云引幽州鐵騎在前。
李翊與許攸,引著少量步兵在中軍處。
皆束草負薪,俱打著袁軍旗號。
乘著夜色,從小路去偷襲烏巢。
路上,
張繡有意跟這位當世紅人交好,忍不住上前問道:
“大都督,袁紹屯糧之所,安得無備?”
“都督身負兩軍軍政,怎好親往險地?”
李翊只淡淡地回道:
“許攸此來,天敗袁紹。”
“況我軍軍糧不給,難以久持。”
“若不用此計,只能坐而待困。”
張繡望一眼走在前方的許攸,又小聲問李翊道:
“倘許攸有詐,在前方設伏,如之奈何?”
李翊兩眉一蹙,正色道:
“彼窮途來投,又何見疑乎?”
“今孤軍深入,冒險劫糧之舉,乃吾獨斷之行。”
“若不能成,情愿戰死沙場。”
“今計在必行,將軍可約束手下人,教其勿要生疑。”
張繡雖然很早就聽說過李翊的名聲,兩人也有交際。
但當真正與李翊見面后,張繡這才被他身上的魄力與魅力所動。
來前,張繡還在為自己未來的前程所擔憂。
可當與李翊相處了片刻之后,使得張繡堅信,跟這樣的人一起共事。
一定大有可為!
“……好了,再往前,就快到袁軍大營處了。”
“將軍莫再說話,叮囑手下小心行事。”
“喏。”
張繡領命,將木棍銜在嘴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