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依我看,李郯侯是從此北伐的頭號功臣,又與劉將軍感情甚篤。”
“劉將軍必然將冀州給他。”
“……誒,宋老此言,在下不敢茍同。”
立馬有人出聲反對。
“此前劉將軍已經把青州給了李郯侯,哪里還會將冀州給他?”
“況與劉將軍感情深厚的,又不止郯侯一個。”
“……這關將軍、張將軍,哪個不與劉將軍情同手足,相識數十年?”
“所以依某看來,這冀州啊,劉將軍不是給關將軍,就是給張將軍。”
哈哈哈……
一老者撫須笑道:
“若說別州,劉將軍倒有可能給關、張兩位將軍。”
“只是冀州不同別州。”
“冀州所制者廣大,天下易服。”
“蓋制冀州者,所以制中國。”
“此等大州,豈可輕付他人?”
“依老夫從官三十年的眼光來看,徐州之中,才未有過李郯侯者。”
“冀州牧一職,舍郯侯其誰哉?”
但其他人卻不認可這老者的觀點。
理由也很簡單,就是李翊已經是青州牧了。
劉備再是恩重于他,也不可能讓他去兼領冀州牧。
更何況,
李翊也不是神,不可能分身乏術,同時制兩座大州。
劉備作為最高領導,手底下一幫人指著他吃飯。
再是恩寵一人,也不可能只把山珍海味喂給一個人吃。
此所謂,不患寡而患不均也。
就在眾人激烈討論之時,忽然一個人使了個眼色。
眾人順著目光瞥去,立馬閉上了嘴。
迎面走來一人,出聲問:
“爾等不去做事,全聚在此地做什么?”
眾人齊聲回道:
“回稟劉將軍,我等適才只是在討論此次北伐,論功行賞之事宜。”
劉備背起手來,凝眸道:
“此次征伐河北,將士用命,各級官吏亦是夙興夜寐。”
“大家也都辛苦了,今日便讓爾等休息一日。”
“至于封賞事宜,待吾與子敬商議過后,才做決斷。”
“有功者賞,有過者罰,此乃吾領徐州以來所定之鐵律。”
“若爾等有功,便不必擔心不受賞的問題。”
眾人聽出了劉備的話外音,遂齊齊拱手稱謝。
“……行了,都下去罷。”
劉備一揮手,屏退眾人。
自己則去了正堂,找到魯肅。
“子敬,這表文擬寫的如何了?”
魯肅見劉備來了,連忙起身行禮。
旋即匯報自己的工作成果。
“主公一向賞罰分明,此次的封賞名額,所賜名爵、金銀,倒沒什么不當之處。”
“故在下也沒費什么功夫。”
“只是有一處問題,在下不敢冒然決斷。”
“故想與主公一起商議此事。”
劉備背起手,長長一嘆:
“子敬是說冀州歸屬的問題罷?”
“……是。”
“……嗯。”
劉備眸子凝起,眉宇間一川不平。
“此事,備一時也拿不定主意。”
“如今子玉不在徐州,不能與我早晚議事。”
“子敬乃長者,可與我說說你的意見。”
冀州肯定是要派人去上任的。
但所派人選必須萬分慎重。
因為冀州實在太過富庶,人口眾多。
劉備看似麾下謀士如云,猛將如雨。
可真正能選派去冀州的,其實沒幾個。
這人一要能力強,二要忠心耿耿,三還得不招河北人恨。
幾個條件篩選下來,劉備其實也沒幾個人供他選了。
再不然,劉備就把治所遷到河北去。
由自己親自來管制河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