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心口默念,回想起之前司馬徽說天命在自己這邊。
如今又說李翊能夠執天命、領時代,這不就是說他們君臣攜手,必定能夠走到至高之位嗎?
對上了!
竟全都對上了!
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劉備,此刻竟興奮地連連搓手。
恨不得馬上與李翊相見,將今天的事全部告訴他。
而席間其他賓客、官員卻個個面色凝重,都在那里想。
臥龍隱于山林,不得騰轉云雨。
鳳雛羽翼未豐,不得展翅飛天。
而“天樞”則是直接居于九天之上,統籌全局。
此名號之寓意,以超臥龍、鳳雛之才智與格局。
這司馬老先生,給出的評價未免毋乃太過也。
只怕此名號一經傳播開來,天下士人都會以“天樞”李翊為渠首了。
“……天樞、臥龍、鳳雛。”
“公言得其一,便可安天下。”
“如今三大奇才,吾今已得其二矣。”
“何愁天下不定,漢室不興?”
劉備高興極了,將酒盞里的美酒一飲而盡。
旋即快步走到司馬徽身前,朝他拱手一禮:
“敢問水鏡先生,這位臥龍先生是否還在南陽?”
“倘若是,備縱是不遠萬里,亦當將他請來徐州。”
司馬徽笑著揮了揮手,“不必麻煩了。”
又朝作了一揖:
“虧得將軍在徐州實施仁政。”
“如今徐州政清人和,兵馬強健。”
“諸葛兄弟,都認為應該搬回瑯琊居住。”
“故已舉家搬回徐州矣。”
從古至今,國人的鄉土情懷都很重。
就像國外人拍世界末日,那他們會去殖民外星球。
而國人拍世界末日,他們會帶著地球去流浪。
這就是國人骨子里對家鄉的感情。
如果不到迫不得已,誰又愿意背井離鄉呢?
何況諸葛家族,其實此時離家也沒過去多少年。
其家族在瑯琊本也是個大族,雖然舉家搬遷了。
但人脈資源還是有的,即便回來物是人非。
他們依然有信心過得滋潤美好。
劉備大喜,連忙問:
“未知臥龍先生,現在何處?”
司馬徽以手指身旁年輕人道:
“此事,還是勞煩將軍問他罷!”
“此乃諸葛一門家事,老夫不好多嘴。”
劉備見此人相貌堂堂,頗為儒雅。
乃整冠見禮,拱手問道:
“敢問先生尊姓大名?”
那人乃撩衣回禮:
“鄙人瑯琊諸葛瑾,見過劉將軍。”
嘶……
劉備吃了一驚,懊惱地拍了拍腦袋,跌足嘆道:
“誒呀!我糊涂啊,先生進來這么久了。”
“備居然沒能認出先生來,實在失禮!”
“還望諸葛先生多多包涵。”
適才因為聽到是水鏡先生的名諱,使得劉備注意力全在司馬徽身上了。
全然不曾想到,跟隨司馬徽一同來的,竟然就是目前諸葛家的家主。
即便是聰明如諸葛亮,在他面前也只能是個弟弟的諸葛子瑜。
諸葛瑾牽唇一笑,拱手向劉備施禮:
“……劉將軍不必自責,方才是在下不讓水鏡先生引見的。”
“這是為何?”劉備詫異問。
諸葛瑾呵呵笑道:
“久聞劉將軍禮賢下士,仁義愛民。”
“在下也想看看劉將軍是否真如傳聞中一般,仁義之名著于四海。”
“如今觀來,劉將軍果真是當世明主也!”
言訖,諸葛瑾還忍不住豎了根大拇指。
這個位面的他,并沒有去赴宴參加孫權舉辦的“招賢大會”。
因為歷史上去參加孫權“招賢大會”的人才,大多都是北方避亂于荊楚江東的。
避亂于荊州的人,只要是有識之士,都認為劉表不能成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