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關某不欲使人知其為吾子也,不然人人念我尊位,而不敢嚴責于他。”
李翊頷首,暗道還是關公教子嚴厲,不讓兒子走后門。
要知道,李翊就是靠走后門才當上公司總裁的。
這屬實令他有些汗顏了。
“平兒多聞郯侯事跡,常求我帶他來與郯侯相見。”
“郯侯乃遠智之士,關某有一個不情之請。”
李翊忙道,“關將軍說的哪里話來,咱們共事多年,何須相請?”
關羽乃道:“關某想讓平兒留在郯侯軍中歷練。”
哦?
李翊一愣,沒想到關羽的不情之請竟是要把親兒子托付給自己。
他自己的兒子都照顧不好,哪里能照顧你的兒子?
李翊正欲婉拒關羽,關羽卻接著補充說道:
“我知郯侯行事自有道理,若平兒有錯,還請郯侯勿吝嚴詞,秉公治罪。”
“……關羽謝過。”
不容李翊拒絕,關羽已經起身向李翊行禮了。
李翊一時怔住,關羽都做到這個份兒上了,他哪里好拒絕?
不過既然關羽說了不用顧忌他的面子,那這事兒確實就比較好辦了。
他一開始想拒絕,就是怕太多人都來“托兒子”給自己。
因為李翊位高權重,
跟在自己身邊的人便“與有榮焉”,經常跟著一起躺贏立功。
所以很多官員都想找機會,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身邊來,好趁機“鍍金”。
而顧忌同事的身份,李翊還不好把這些兒子拉到最前線去送死,不然大家面子上不好看。
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,李翊并不想開這個口子。
眼下關羽都把狠話撂倒這兒了,那正好給李翊一個“殺雞儆猴”的機會。
到時候就讓那些想送兒子到李翊這里鍍金的人看看。
連青州牧關羽的兒子,李翊都毫不留情。
你們自己的兒子就好生看著辦吧。
不過當事人關平卻對此很興奮,向李翊拜道:
“平自幼便聽叔父的故事,早就仰慕叔父為人。”
“只恨遲遲不能相見。”
“今日總算得見,大慰渴仰之思。”
“還望叔父將我留下!!”
李翊扶他起身:
“……賢侄既有此心,當叔叔的自然沒理由拒絕。”
“只是賢侄需要記住,在我軍中不可仗著身份,欺壓底層士兵。”
“如若不然,縱然念在汝父面上,吾亦難保你無罪。”
關羽一捋長髯,微微笑道:
“……此正關某所愿也。”
關平則正色說道:
“此亦平之所愿也!”
于是,李翊便留關平在軍中做了個參軍。
而關羽將兒子托付給李翊,也是多方面的考慮。
一是因為李翊是有識之士,關羽還是敬佩有真本事的讀書人的。
二是因為目前待在青州,基本上沒有太多戰事要打。
所以也是想把兒子送到前線去,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。
但……
關羽雖是“虎父”,卻也是個父親。
有哪個父親是真的會對親生兒子毫無感情的?
即便是關羽,如果親兒子戰死在前線。
他自然會感到驕傲,但你說不難過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把關平托付給李翊,也確實是關羽的一點點私心。
他希望這位前線總司令,幫忙“照顧”一下關平。
當然了,
如果說在李翊的照看之下,關平依然戰死了,那關羽對此絕對不會有任何怨言。
他只會安慰李翊一句:“我兒勇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