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許你們擅自搶奪城中牧民牛羊,任其自去。”
馬超、呂布聞言,無不疑惑。
這打仗哪有不搶敵人的?
你不能真因為人家是平民就不搶吧?
要知道,這些平民的牛羊牲畜,最后回到城中還是要被充軍用的。
現在放過他們,就等于是在資敵!
呂布、馬超俱是不解李翊這是什么操作。
遂紛紛回到大營,找到李翊問其緣故。
“吾等見山上遍地牛羊,正欲搶奪。”
“郯侯奈何不許吾等進兵?”
呂布一進帳,便出聲質問李翊。
馬超由于李翊態度改觀,不敢大聲說話,反到站在李翊視角言道:
“莫非郯侯是擔心有失遼東民心?”
此言一出,呂布立馬出聲反駁:
“今三軍榮辱生死,悉懸于郯侯一身。”
“豈可以婦人之仁,縱襄平之民而不制?”
“夫圍城之道,本在絕其糧秣。”
“縱民樵采牧放,是自毀長策也!”
“……郯侯此舉,布實不能解!”
呂布滿是怨恨,抄掠民眾本就是他平生的一大愛好。
之前有李翊攔著,他不好劫掠百姓。
如今對面的百姓是在替敵人放牧,你居然還攔著。
這當然令呂布感到不爽了。
李翊有條不紊,澹澹地為二人解釋道:
“公等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”
“只知其表,而不知其里也。”
“此前征遼東屬國時,我們糧少兵多,所以利在速戰。”
“如今是遼兵多,我兵少,而我糧多,賊糧少。”
“賊饑我飽,何必力攻?”
李翊耐著性子,為呂布、馬超二人解釋。
“昔破烏桓,雖損卒過半,吾不為之悔。”
“蓋爭糧道之要,在所必行耳。”
“今度眾倍我,據險而守,未易猝拔。”
“然其倉廩之積,實遜我軍。”
“彼坐困危城,粟盡可待。”
“適值霖雨,我圍未合。”
“若遽戮樵牧,掠其畜產。”
“是驅度出走也。”
“度若去,則空得襄平何益?”
“此所謂‘爭一兔首,失其肩背’者也!”
李翊解釋了,你們現在把人家的牛馬搶走了。
公孫度沒了糧草,肯定會棄城而走。
而李翊趕上大雨,還沒能完全圍死公孫度。
所以不搶他們的牛馬,是為了給公孫度希望,讓他繼續堅守孤城罷了。
眾人聽罷,無不嘆服。
李翊料算人心之術,已至爐火純青矣。
微微一頓,李翊又望了眼身旁的關平。
由于關羽將此子托付給了自己,李翊便忍不住多說了兩句,當是教導他了。
“夫兵者,詭道也。”
“當因機而變,豈可徇小利而隳大謀?”
“汝父以爾托吾,爾當謹記。”
“凡戰陣之事、立身之道,務須目營四海,豈效轅下駒哉!”
關平認認真真聽著,感激地向李翊拜道:
“叔父金石之言,平終身不忘!”
……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