龐統闔上雙眸,表情沉重地嘆了口氣:
“……此非我等所愿也。”
“只是遼東戰事吃緊,實愛莫能助也。”
高干面色一沉,獰聲說道:
“若徐州不肯相救,高某情愿去投曹操!”
龐統見此,乃嘆了口氣:
“……罷罷罷,既如此,我與你同去守壺關。”
“等到郯侯征遼回來,再議如何退卻曹兵如何?”
高干大喜,即與龐統奔赴壺關守御。
是夜,龐統命人于關下射去三箭,曹兵收之,交予曹操。
曹操覽畢,又付與郭嘉,說道:
“龐士元邀我共取壺關,奉孝以為可信否?”
郭嘉分析答:
“劉備雖已命馬超代理并州事,又遣徐州諸臣赴并州為佐臣。”
“然高干久歷并州,一時不能奪權。”
“今龐統意欲借我等之手,共圖高干。”
“明公又何必多疑?”
高干作為袁紹外甥,算是諸子之中能力最強的了。
在并州干了好些年,擁有大批擁躉。
在袁氏幾乎全數覆滅的時候,他和他的并州仍然在茍延殘喘。
即便馬超占據了并州,高干依然保全了自己的部曲,有著隨時可以顛覆局勢的力量。
并且高干這個人比較陰狠,很能夠隱忍。
馬超一戰敗郭援時,明明高干、呼廚泉還有著大量的生力軍可以抵抗。
可高干依然選擇了隱忍,主動將并州讓給馬超。
因為他篤定馬超之后會離開。
歷史上也確實如此,馬超一戰降并州,沒多久就回了涼州。
而高干也重新掌握了并州的大權。
當然了,這個位面的馬超被李翊留在了并州,使得高干不得不一直忍下去。
在擁有一支能戰之兵的同時,還能夠隱忍不發。
這種人如果不能被完全控制,就必須得被除去。
高干這股力量,不論是劉備還是曹操,都有些忌憚。
因為你要想把他除去,就得出大軍去打。
但這樣一來又很不劃算。
并州同樣位于邊陲,人口稀少,氣候干燥,經濟不發達。
打它費錢費力,多的都賠進去了。
所以當能用最小的代價,除卻袁氏這最后一股頑固力量的時候。
龐統便提出了與曹操共取高干的建議。
曹操微一沉吟,思考其中利害之后。
乃從郭嘉之言,依計行事。
龐統找到高干,謂他道:
“曹軍久攻壺關不下,軍心未定。”
“可趁今夜劫寨,必獲成功。”
高干不疑有他,趁夜引軍出城。
眾軍士銜枚而進,至曹寨時,大喊一聲,魚貫而入。
卻撲了個空,未見得寨中有人。
高干心知中計,急欲傳令回關。
忽聞得一聲號響,四下里殺出大量人馬來。
左邊李典、樂進,右邊于禁、曹仁。
高干大敗,奪路走脫,奔回關前,大叫開門。
不想關上箭矢如雨,高干敗軍不得進。
高干大驚,正欲出聲詢問。
龐統立于關前喊話:
“……高將軍,壺關吾已取也!”
高干這才知道自己被龐統戲耍了,舉鞭罵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