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并州的目的,不是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。
而是為了控制幾個重要的關口,加強自己的戰略縱深。
雙方一見面,曹操便撫掌而哂:
“龐先生深得郯侯真傳矣!”
“設局困高干,弄之如稚兒,如貓戲鼠耳。”
“果真是師徒一脈,皆善詐也。”
龐統聽出曹操的譏諷之意,乃斂衽笑對曰:
“料螢燐之光,安敢比公之皓月?”
“昔公‘割發代首’,使三軍悚然。”
“望梅止渴,令士卒忘疲——”
“此方為‘大詐若誠’,統輩徒效皮毛耳!”
呵呵……
曹操皮笑肉不笑,兩人一上來便火藥味兒十足。
只因上次在冀州問題的談判之上,曹操被李翊給坑了一手。
如今在并州問題上,面對后輩龐統,曹操不敢有絲毫大意。
而就在談判的過程中,其進程竟比曹操想象的要順利許多。
再談到并州僅有的三個郡問題上,
雙方很快便達成了一致。
曹操拿上黨郡,以及太原郡南部,包括中都、京陵在內的地盤。
同時上黨西部的西河郡,也歸曹操。
至于剩下的郡縣,曹操則不予過問。
原本曹操的底限是,至少要把整個上黨郡全部控制在內。
畢竟壺關易守難攻,他必須把壺關控制在自己手里。
而太原南部,則是曹操努力爭取的目標。
原本以為會想上次冀州問題那樣,爭吵個三天三夜,談判個四五次。
曹操為此,都已經做好了高強度作戰的準備。
沒想到面對自己開出的條件,龐統竟欣然應允。
這令曹操十分詫異。
在劃定好界限之后,曹操抱著疑惑找到郭嘉,談及此事。
“龐士元乃李翊門生,是足智多謀之士。”
“我觀其人,多謀善詐。”
“為何在并州之事上,竟答應的如此爽快?”
曹操不解,詢問郭嘉。
郭嘉乃分析道:
“明公只要了上黨、南太原、以及西河東界一帶。”
“而對剩余郡縣則不予過問。”
“……那又如何?”
曹操對此并不在意。
反正并州相對值錢的就這么幾個地方。
劉備只拿到了大半個太原郡,雖然這里比較富,但曹操也不算虧。
尤其太原所處的位置,很容易被匈奴人威脅到。
曹操認為他索要的地盤,已經是最優解了。
即便剩下的地盤不予過問,他不信劉備會發兵去打那些爛地。
如果劉備真去打了,那曹操還求之不得。
正好騰出時間來,向中原內部擴張。
“……此事或有蹊蹺。”
郭嘉皺起眉頭,在原地來回踱步,連連搖頭。
為何龐統答應的如此爽快呢?
如果在并州問題上,劉備沒有占到便宜,那他肯定在另一件事上得到了好處。
“……對了。”
郭嘉連忙問身旁的下人道:
“李翊出征遼東,現如今戰況如何?”
下人回報說道:
“據我們的細作回報,似乎在三日前,李翊就已經凱旋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