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內登時死寂,鴉雀無聲。
曹操緩緩轉身,眼中寒光乍現,問:
“還有誰為劉備稱賀?”
“……這,有江東孫權,丹陽太守袁胤,廬陵太守華歆,豫章太守太史慈。”
“幽州牧焦觸,護烏桓校尉閻柔。”
“護高句驪校尉劉曄,北戍校尉張繡。”
“并州牧馬超,豫州刺史郭貢,陳王劉寵。”
“……哦對!還有、還有天子,天子也遣人去賀劉備稱王了。”
什么!?
曹操臉色大變。
看看這祝賀的名單,不知道的還以為擱這兒報菜名呢。
雖然這里面有大半的人,本就是劉備的人。
但劉表、孫權也遣人前去祝賀,這對曹操來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。
“好……好一個劉景升,好一個孫仲謀!”
曹操突然仰天大笑:
“諸君聽見否?”
“這天下諸侯,已經當曹某是懦夫了!”
郭嘉見此,急忙示意眾人下拜,喊道:
“請丞相為社稷計,進位魏公!”
曹操閉起雙目,良久才緩緩道:
“既然諸君執意相請……唉,孤從眾便是。”
屏風后一史官停筆躊躇,猶豫良久,終寫下:
“群臣固請,公乃受命。”
曹操既決定稱魏公,又高呼一聲:
“……孔璋。”
話落,那名提筆寫字的史官應聲出列。
“丞相,臣在!”
眾視之,乃陳琳也。
袁紹覆滅之后,如袁術一般,大量的政治遺產被曹操。劉備兩人瓜分。
但由于劉備與袁氏有姻親關系,大多袁氏舊臣依附于了劉備。
曹操只拿到了極少數。
陳琳已經算是投靠自己里面人中,能力中上的了。
曹操欣賞陳琳的文才,將之用為主記。
“汝即刻替我擬一道表文,進位魏公一事,吾當奏明天子。”
“……遵命。”
很快,陳琳替曹操擬好了表文,交給曹操過目。
曹操微作刪改,便差人發往陳都朝廷。
潁川由于毗鄰陳地,所以使者沒用多久便趕到。
將表文獻上,劉協覽之,其書略曰:
“臣操誠惶誠恐,頓首再拜,謹奏陛下——”
“臣本譙縣愚鈍,蒙先帝簡拔,委以腹心之任。”
“自董卓亂政以來,臣持三尺劍,衛社稷,安黎元,未嘗敢有絲毫懈怠。”
“今海內未靖,四方多事,臣不得不昧死陳情。”
“一則,正名分以安社稷。”
“劉備以疏宗稱王,禍亂名器,臣若仍居丞相之位,何以正綱常?”
“二則,懾不臣以固皇基。”
“孫權據江東,劉表擁荊楚,皆觀望朝廷威儀。”
“非公爵之尊,不足震懾奸雄。”
“三則,酬將士以勵忠勇。”
“前歲平冀州,去歲定關中。”
“諸將功高,宜有封賞之階。”
“臣請陛下,賜臣魏公之位,許開府鄴城。”
“臣仍領丞相之位,輔弼陛下。”
“歲貢如舊,以奉朝廷。”
“伏惟陛下圣鑒。”
——丞相臣操謹奏。
劉協覽畢表文,大驚失色,顫聲道:
“……曹愛卿終負朕矣!”
自劉備稱王以來,劉協對曹操其實還抱有一定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