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表。
……
冀州,渤海。
卻說李翊攜群臣上表,勸諫劉備稱了齊王。
自己也受命領了丞相一職。
既為丞相,便要開府。
劉備非常開明大方的讓李翊自己挑選家臣,為的就是減輕李翊的工作負擔。
不希望他再像之前那樣勞累。
李翊對此也毫不客氣,依照漢丞相府舊制。
征用劉備元從孫乾為長史,總領府事。
用陳到為司馬,督軍事,掌宿衛精銳。
用荀攸為主簿,管機要文書。
用徐盛為參軍,謀議丞相府上軍事。
用甄堯為功曹,輔佐李翊處理政務。
有了一幫人才的幫忙,李翊也得以正式治理冀州。
開始大刀闊斧的整改,袁氏在時的陋習。
首先便是抑制土地兼并。
這是李翊一直想做,但沒實力做的事。
因為這損害的是地主豪強的利益。
可如今河北政權重新洗牌,利益重新瓜分。
李翊手中有兵有槍,有一批忠實擁躉。
是時候對豪強動刀了。
李翊當即頒布通告,言:
“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。”
“袁氏之治也,使豪強擅恣,親戚兼并。”
“下民貧弱,代出租賦,不足應命。”
“一夫耕而百夫食,倉廩虛而府庫竭。”
“當峻法制,以抑強宗。”
于是頒布《限田令》,言道:
“凡占田過五百畝者,余田沒官,分授無地之民。”
“敢隱匿者,以盜官田論。”
“奴婢過百口者,皆釋為編戶。”
沒錯,李翊的《限田令》就是仿照劉秀的度田制,以限制土地兼并。
早在徐州時,李翊便派遣太史慈到豫章去,讓他在那里進行度田的初步嘗試。
太史慈到任之后,將自己的失敗與成功經驗,一一記下,發給李翊。
李翊覽后,心中也有了個大概的數。
凡事不能操之過急,李翊這道法令,看似嚴苛。
實則也是選擇性的打擊。
在冀州一定范圍之內,篩選一定的目標進行度田。
如果無差別覆蓋,李翊也怕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畢竟這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。
還是決定溫水煮青蛙,慢慢下刀。
可饒是如此,依然使渤海豪族惶恐不安,人心躁動。
長史孫乾遂找到李翊,諫曰:
“丞相初鎮河北,宜撫士族以安人心。”
“今驟奪其田,恐激變亂,反為魏寇所乘。”
甄堯亦是出身豪族,唯恐刀子落在他們家身上,也出言諫道:
“冀州諸豪族盤根日久,部曲私兵,不下萬人。”
“若逼之過急,彼等投曹,則冀州危矣。”
“惟明公慎之!”
李翊又豈會不知道這些豪族,是有自己的私兵部曲的。
要知道,
老劉起家之時,都是靠著麋竺提供的私兵、錢糧。
但正因為如此,才更加堅定了李翊度田的決心。
就拿李典的家族來說。
他們家的宗族,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,居然能夠擊敗呂布的軍隊。
雖然呂布軍當時沒吃飯。
但族人私兵,擊敗全副武裝的正規軍,這事兒本身就挺震撼的。
李翊當然可以通過維護豪族的利益,來讓他們安分守己,支持自己的統治。
可代價呢?
這些豪族必然大肆兼并土地,隱匿人口。
冀州本來挺富裕的地方,結果官田沒幾傾,人丁沒幾個。
談什么發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