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不其然,法令一下,立馬召來了不少豪強的抵觸。
紛紛拒不配合李翊度田,他們花重金,賄賂地方官。
使地方謊報田畝人口,使得丞相府的工作壓力驟增。
這自然在李翊的預料之內,李翊命人去查,是誰是喊得最兇。
人報是渤海高氏,世為冠族,占田千頃,匿戶多達三千余眾。
這種隱戶人口,即便在官方文件里都不算進總人口里面去。
全都成了他們地主的私人財產。
這也是李翊要重點打擊的對象。
當即,
李翊遣陳到率兵三千,圍其塢堡,索籍驗戶。
時高氏族長乃高衡也,得李翊令書,怒擲書于地,叱道:
“李翊乃寒門豎子,安敢奪我祖業?!”
“袁公在時,亦不曾為此事!”
于是,
高衡拒命,下令封鎖塢堡,聚僮客拒守。
又盡發倉廩鎧甲斗具,得甲兵三千人。
李翊見高氏拒不配合,親自領兵來塢堡前攻打。
夜晚,子時。
李翊遣死士百人,負柴草潛至堡東,縱火焚樓櫓。
又命陳到率甲士扛云梯,冒矢石登墻。
高氏部曲以滾木礌石拒之,陳部死傷百余。
至寅時,高順率陷陣營以沖車破堡門。
于亂軍中,生擒高氏族長高衡。
于是,
翊軍得以入堡,盡收高氏田冊,釋奴婢三千余口。
然后斬高衡父子于市,余黨流徙遼東。
消息傳出,渤海士族盡皆震怖。
旬月之間,獻田歸籍者絡繹于道。
然冀州不少豪族卻還在觀望猶豫,畢竟渤海離得比較遠。
渤海大量豪族被清算,使得其他州郡的豪族們人人自危。
唯恐李翊也奪了他們的田產。
于是自發商議對策,要不要拉起反旗,保全田產。
甚至有人的提出,不惜要與曹操結盟。
而令人意外的是,就在度田舉行的如火如荼之時,李翊卻在這時候叫停了。
他對外宣稱,此次度田,只針對他的州治渤海。
其余不問。
眾人就這樣惶恐不安地過了一個月,發現度田之事果然不再提及。
外甥打燈籠——一切照舊(舅)
于是眾豪強這才放心。
雖然也有人擔心,這只是李翊的緩兵之計。
等度田的熱度消下去之后,指不定又會馬上對下一個州郡動刀。
今日咱們不為渤海發聲的話,早晚有一天這一刀會砍在自己身上。
今日割五城,明日割十城,得一夕之安寢。
起視四境,而李翊又至矣!
但誰又看不出來呢?
明知道這可能只是李翊的快慢刀,但高衡的下場猶在眼前。
如今丞相沒對你動手,你公然扯起反旗,誰敢跟隨你?
所以大伙兒寧愿自己欺騙自己,相信李翊不會對他們動手。
好好的享受這剩余的時光……
由是,渤海度田的初步嘗試,取得了完美成功。
李翊躺在榻上,雙腳靠在袁瑩腿上。
袁瑩跟著張仲景也學了些醫理,十指纖纖,自李翊大腿處徐徐揉按至小腳,輕聲道:
“夫君此番渤海度田,雖只行一郡,卻已震動河北。”
“豪強斂跡,流民歸附,實乃大善。”
麋貞手執簡牘,柔聲念道:
“渤海一郡,清丈隱田兩萬頃,釋私屬奴婢萬余口,新增賦戶五萬余人。”
“齊王聞報甚悅,特賜金百鎰、帛千匹。”
麋貞放下簡牘,含笑說道:
“……此度田成功,果應夫君先前所言。”
“可得戶口巨萬,也難怪齊王如此高興。”
李翊閉目臥于軟衾之間,聞言唇角微揚:
“此次度田,只針對渤海,冀州他郡尚未輕動。”
“所以能成功,甄堯通達,主動獻田,有表率之效,其人功不可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