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廚泉猶豫許久,只得答應跟甄堯一起去冀州見李翊。
就這樣,一行人載著羊群,回到了渤海。
聞甄堯等人回冀,李翊率文武親自出南皮三十里外迎接。
遙望見,旌旗蔽日,羊群漫山。
李翊便知人到了,乃列文武官員分開站好,又命甲士列陣排開。
中設九賓之禮,等到呼廚泉到時,親自上前迎接。
呼廚泉萬沒想到李翊會擺下如此陣仗,又見他親自來迎,幾乎是滾鞍下馬。
“……何勞丞相遠迎,小王惶恐不安。”
李翊執其手笑道:
“漢胡一家,何必分得太細?”
“單于能親至我渤海,翊亦是歡喜無限。”
于是邀呼廚泉同乘一車,一起進城。
呼廚泉大為感動,乃指身后幾名孩童道。
“此為我匈奴諸王幼子,今獻予丞相為質子。”
雖然這本就是呼廚泉提前準備好,要上交給齊國的投名狀。
但此刻竟忍不住有些“邀功”,渴望得到李翊的認可。
“……好說,回頭我自會向齊王稟明此事。”
很多人可能好奇,為什么古代和親,都是中原王朝嫁公主過去。
而不是讓外邦嫁公主進來。
主要漢人太看重禮法了,如果我把女兒嫁給你,你就成了我的女婿,自然比你高一輩。
可如果我娶了你的公主,那你不成了我“爹”了嗎?
很多人質疑漢武帝窮兵黷武那么多年,到底得到了什么?
其實《漢武大帝》這部劇的開篇序幕詞就解釋的很好:
“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,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,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。”
得益于劉徹的文治武功,漢朝人可以說是極度自信,甚至是自負。
自信到漢朝人吹其他民族時,都是吹他“很像自己”。
正因如此,能夠和親的漢唐皇帝,都絕不會娶外族女子為妻。
蠻夷之所以是蠻夷,就是不能讓蠻夷血統,到高貴的天朝皇宮里面為妃。
所以把“和親”當作是漢唐的一種黑點,是站不住腳的。
當然了,和親也不是非要用公主。
這只是走一個形勢。
比如袁紹說是嫁的袁氏子女給匈奴人,實際上就是選的一個普通婢女,包裝成袁氏女。
此王昭君之舊事也。
宴間,
李翊又取佩刀割炙肉,片給呼廚泉,道:
“此刀嘗斬烏桓叛將,今為單于割彘肩,愿兩家永結盟好。”
呼廚泉聽出了李翊的敲打之意,連忙于席間下拜,指天為誓:
“吾部子孫,永不負漢。”
“有違此誓,愿死于萬箭之下!”
李翊大喜,即扶呼廚泉起身,執其手說道:
“眼下正有一事,需要單于為我出力!”
啊這……
呼廚泉一愣,只得問:
“不知丞相有何事,需小王效勞?”
李翊微微一笑,拉呼廚泉坐下。
燭火搖曳間,以刀尖點向趙郡疆域。
“……吾欲使單于發兵趙郡。”
“……嘶。”
呼廚泉倒吸一口涼氣,趙郡可是曹操的領地啊。
李翊這是讓我去打曹操?
呼廚泉沉住氣問:
“不知小王是自己出兵,還是丞相助我出兵?”
言外之意,是我一個人上,還是你們齊國也要上?
李翊呵呵一笑:
“齊不欲顯與魏絕,然王若取趙地,我齊絕不袖手旁觀。”
這……
這是一張空頭支票啊。
呼廚泉有些遲疑,萬一李翊把他賣了,自己又得罪了曹操。
豈非兩面不是人?
……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