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“精鹽”最后博取一波巨額利潤,以此來掃定天下。
即便期間技術泄露,等到那時,天下估計也快一統了。
正好使精鹽流入每個百姓的尋常家。
“……本相今特許官鹽專賣,照市價加一成予諸公。”
“至于轉運何地、售價幾何,概不過問。”
“不知諸公意下如何?”
聽到這兒,一干商賈眼珠子連連滾動。
丞相的意思,就是由他供鹽,商賈們去販賣。
這樣,他們就不是販賣私鹽,而是販賣官鹽了。
商人逐利,李翊肯把食鹽貿易下放給他們。
這天大的好處不接,那就當不得頭上這個“商”字。
于是商人們紛紛與李翊簽下了合作協議。
由李翊以相府出面作保,允許冀州眾商賈販賣私鹽。
眾商賈需返還利潤給相府,同時屢行承諾,投放糧食到市場中去。
時間僅過去一個月,
冀州市場上流動的糧食,已經高達一百五十萬斛。
當然了,市場上的糧食都是由政府嚴格監管的。
不可能輕易流至他國,尤其是隔壁老魏。
由此,
冀州糧價被壓了下來,經濟也逐漸復蘇,蓬勃發展。
……
魏郡,鄴城。
是夜,曹操摟嬌妻宿于榻上。
偶得一夢,夢見三匹白馬,毛色如霜,自西北奔騰而來。
直入曹府馬槽爭食。
而曹操站在旁邊手足無措,任看三馬競食,不能阻攔。
此三馬,首馬最為年長。
它陰鷙平靜,只是撕咬槽邊的草料,并未有太大動靜。
次馬矯健雄壯,它專噬豆菽,眼中泛著青光。
末馬幼駿,卻踩踏前二馬而獨吞精飼……
曹操眼看食槽便要被食盡,乃大呼一聲,從夢中驚醒。
左右侍妾為曹操所驚,紛紛問:“魏公有何事?”
曹操輕咽一口口水,才發覺自己已經汗透重衾。
乃叱退眾侍妾,穿好衣服,準備出門。
正遇著曹丕,曹丕與之見禮,曹操便把自己昨晚做的怪夢跟兒子說了。
問他如何看待這三馬食槽的怪象。
曹丕分析說道:
“三馬自西北而來,馬超起兵作亂,屢犯魏國邊境。”
“馬騰、馬超、馬岱,便是三馬。”
曹操一時默然,暗覺這解夢似乎哪里不太對。
但又說不上來哪里不對。
便召了群臣來公府議事,談及到了李翊在冀州大肆籌措糧草的事宜。
曹操認為李翊這是打算進攻了,便問眾人對策。
曹丕與司馬懿關系甚好,然司馬懿卻始終只是一個主簿。
曹丕深以為這埋沒了他的才能,便趁著這個機會,主動向曹操舉賢。
“……父親,孩兒保舉一人,定能退李翊之兵。”
曹操問是誰,曹丕應聲答:
“孩兒以為司馬仲達能知兵機,巨鹿乃軍事要鎮。”
“可令仲達,屯兵巨鹿,與李翊相持。”
“李翊必過不得巨鹿防線。”
由于冀州是兩家瓜分,雖同處一州,但考慮到兩地挨得近。
曹操便叱巨資,在巨鹿等地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。
司馬懿見曹丕舉薦自己,并未感到有多驚喜,反而臉上顯露出一色惶恐之色。
曹操沉吟良久,揮了揮手,拒絕了曹丕的舉薦。
“仲達尚且年幼,不是李翊敵手。”
“還是由曹仁去巨鹿屯兵,方為妥當。”
曹丕見此,急忙爭辯道:
“……父親!仲達深明韜略,善曉兵機。”
“與李翊正逢敵手!”
“父親昔日常誡兒,舉賢任能,當以才德為先,豈可以門第齒序論之?”
“譬如治國,當如滄海納百川,豈問溪流之遠近清濁乎?”
“今以老卒為寶,視少年為草,兒恐此非明主之度也。”
大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