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上面所說,齊國本身用的次數就少,曹操能奪取的機會不多。
況且,這種威力巨大的投石機都是在什么環境下用的?
那都是敵攻我守,別人要破我的城時才拿出來用的。
說白了,人家是大順風。
我都已經龜縮到城下,被人家用投石機轟了。
要能夠去搶,還用得著縮在城里挨打嗎?
況且這種大型的投石機,用完都是直接拆毀。
因為太大了,根本沒辦法長距離運輸,更沒辦法存放于武庫中去。
除非曹操能夠招誘到里面的技術工人,否則就只能是自家研究。
“.既如此,可使奉孝先遣細作,陰誘齊匠來投。”
“至于卿等……”
曹操話鋒一轉,又將目光落在了眾匠人身上。
“且將現制之器呈上,此物用于大都守備,猶可為用。”
投石機不單單可用于攻城,也能用于守城。
甚至守城的殺傷力,比攻城的殺傷力要更強。
畢竟攻城部隊是直接裸露于野的。
但能設置投石機的城池,都是些大型的堅城。
小城不需要,也安排不了。
堅城本來就易守難攻,一條護城河就能攔死一片敵軍。
更別說城門破后,還有甕城。
城墻過后,還有內城。
東亞軍事卷房,絕對不是亂吹的。
眼下戰事將起,曹操也顧不上去抄作業了。
只讓匠人們把現有的成果拿出來,安置在像鄴城、邯鄲這樣的重鎮之上。
“……魏公。”
領事的匠人向曹操諫言:
“今制砲車之力,猶未及齊人之器。”
“臨陣之時,慎勿與之對轟也。”
曹操頷首,接受了匠人的免責聲明。
眼下大戰將起,還不是能用的資源都用上。
但考察完工坊之后,曹操又親自去了一趟校場,要檢閱騎兵部隊。
建安初年,曹操以「天下驍銳」選練親軍,使曹仁之弟曹純統之。
它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——虎豹騎。
這支號稱是三國第一騎兵的部隊,是曹操花重金打造的。
首先挑人選拔方面,
便是選用的百人將,非尋常士卒可入。
他們裝備精良,戰斗力強大。
不單單是魏國的王牌精銳,更是曹操的親衛。
靠著擊潰袁紹,占領河北,得到了大量的財富戰馬的曹操。
亦是花重金,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虎豹騎部隊。
而是促使曹操下定決心,咬牙組建這支精騎的原因。
還是官渡之戰時,見識到了劉營騎兵的威力。
彼時的劉備,從公孫瓚那里繼承到了五千幽州鐵騎。
而這些鐵騎,無一例外,都配備了雙馬鐙與高橋馬鞍。
這兩樣東西的出現,使得騎兵在馬上的平衡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,戰斗力暴漲。
曹操當然不能放過這偷學技術的機會。
當然了,比起配重式投石機的復雜技術。
這雙馬鐙與高橋馬鞍就沒什么技術可言,更無保密性可用。
最多就是在第一次亮相時,驚艷全場。
后續莫說親眼見過,哪怕只是聽過,都不難造出雙馬鐙與高橋馬鞍。
畢竟這個時代本來就有馬鐙和馬鞍。
尤其是歷史上的虎豹騎,很有可能就已經用上了雙馬鐙和高橋馬鞍。
這也是其戰斗力強的原因。
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就是,曹魏的虎豹騎,就是早期重騎兵的雛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