麋芳認為,當年李翊無權無勢時,是借助了麋家的家世,才一路平步青云的。
這話不能完全說錯。
因為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。
尤其是東漢這種典型的士人圈子。
即便你能力再強,不是他們圈子的人,他們都很難認可你。
這也是為什么當年劉備擠破頭,都想往上流社會圈子里鉆的原因。
雖然不靠麋家,李翊未必就會默默無聞。
但仕途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一帆風順,這是事實。
李翊也不否認,大方承認道:
“……內兄所言,然也。”
“……呵,那就不知丞相此舉是何意。”
麋芳瞇起眼睛,冷冷地說道:
“芳雖不才,亦嘗鎮守彭城三載,自問未有疏失。”
“今無故奪我職,徙我去河北,此舉豈非令天下人齒冷耶?”
言罷,目眥盡裂,袖中雙拳隱顫。
也不怪麋芳如此憤怒,畢竟這種卸磨殺驢的事,放在任何時代都不露臉兒。
凡事都講究個體面,尤其是政治人物。
怕就怕撕破臉,落得雙方面子都不好看。
李翊喟然嘆息,攜麋芳入內室,屏退左右人,親斟茶湯奉之。
“內兄豈不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?”
“今曹仁陳兵汝南,彭城首當其沖。”
“內兄難不成當真要在最前線抵御曹仁官兵?”
“芳兄若有三長兩短,吾有何面目回去見夫人?”
什么?
麋芳一驚,忙問道:
“曹仁陳兵汝南?”
“曹操不是舉國動員去了河北么?怎么把戰線轉到汝南來了?”
“那是魏賊所放出的假消息。”
李翊自己也飲了一口茶湯,漫不經心地說道:
“前日細作來報,汝南所屯駐之兵力已超十五萬。”
“不知內兄在彭城有多少人馬呀?”
十五萬的確是魏國對外放出的消息。
但我們都知道,古代打仗在人數方面主打一個吹牛皮。
十五萬肯定是有很大水分的。
細作再是精明,在這個信息技術不發達的年代,也很難探聽清楚真實的人數。
因為很多魏將自己都不清楚具體的兵力人數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汝南的兵馬不在少數。
“……此……此言當真否?”
麋芳輕咽了一口口水,有些后怕。
“……哈哈,哪有不當真之理?”
李翊再飲一口茶湯,臉色依舊平靜如水。
唔!
麋芳身形一晃,竟有一種逃過一劫的感覺。
如果曹仁在汝南真的有十五萬大軍,那他的彭城還真的擋不住。
一旦彭城丟了,就算情有可原,那也是有失城之罪的。
想到這兒,麋芳怒氣漸消,只有后知后覺的后怕了。
李翊見他神色稍緩,乃推心置腹地說道:
“至若商貿之事,甄氏盤踞河北百年,樹大根深。”
“去歲其獻粟百萬斛助軍,又獻田釋婢,助我度田。”
“此時若以麋氏代其利權,恐激變生肘腋。”
“故只能將河北商貿之事,盡數委于甄氏。”
這個世界上真話說一半,往往比假話威力更強。
李翊說甄氏于河北有功,所以重用甄氏是實話。
但還有一點不曾說的是,他的確想扶持甄家來制衡麋家。
不制衡不行吶,畢竟有個豬隊友。
李翊終其一生潔身自好,可不想到老年時晚節不保,惹得一身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