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落,將劉備親筆書信,交給李翊。
李翊得其書,覽閱,其書略曰:
“——君之忠藎,天地可鑒。“
“所請皆允。”
“然幽州雖重,豈重若卿之萬金之軀乎?”
“昔蕭何守關中,光武倚寇恂,皆以腹心托之。”
“今卿欲親涉朔風,直面豺虎,此誠社稷之福。”
“然備寧失幽州,不可一日無卿也!”
“故特遣虎衛三百隨行,許仲康性剛志烈,可當護衛之任。”
“凡所經行,必令甲士環帳。”
“若遇險急,當即馳還,慎勿輕身犯難!”
“另賜錦絹百匹、參苓十匣,惟愿善加調攝。”
“但得卿平安復命,便是功成,余事不足論也。”
“臨書依依,不勝眷念。”
李翊讀到最后八個字時,心中也是感慨萬千。
即朝著青州方向,拱手一揖,拜道:
“臣翊領命!”
于是,李翊即封了徐庶為布政使,命他代理冀州政事。
命張郃、高覽、高順加強巨鹿、安平守備,嚴防魏國曹賊。
他自己,則帶著甄堯、關平、許褚去了幽州。
由于此去幽州不是為了動武,所以出動人數不多。
算上護衛在內,李翊的幽州考察團不過三百余眾。
相當于是上級領導,來地方視察。
不過為了保險起見,李翊還是命時任章武太守的徐晃,領兵接應。
萬一有變,隨時可以過來支援。
考察團還有個好處就是,人少行動就快。
來去花不了多少時間。
畢竟北方的事務都肩負在李翊身上,任何事都需要爭分奪秒。
李翊當然可以派遣一個心腹之人,替自己去幽州考察。
然后將考察下來的實際情況,做一個總結報告,上報給自己。
但其他地方可以,冀州很多郡縣李翊都是這樣做的。
派人到地方上去考察,然后匯攏成報告給自己,自己在拍案決定。
可考慮到幽州的地理情況,政治環境特殊,李翊還是決定親自去一趟。
考察團行至泉州時,當晚泉州縣令也是突然接到消息。
說是冀州牧,丞相李翊親自來幽州考察來了。
唬得他幾乎是忘履相迎,忙命人殺雞宰羊,款待考察團隊。
又非常識時務的,將衙署里的公案做成總結報告,上交給李翊。
李翊簡單看完之后,認為這泉州令在任上沒犯什么大錯,于是予以了表揚。
泉州令大喜,以為升騰有望。
結果下一句李翊又說:
“夫為將無失,則功自著。”
“居官無績,則罪難逭。”
“爾雖無顯咎,然尸位郡縣,不能宣化布政。”
“學校不修,倉廩未實。”
“此非曠官之咎乎?”
“是則爾罪,固不可逭。”
(“逭”,音同還,意味逃避)
縣令聞言駭然,汗出如漿,伏地不敢仰視。
口中連稱有罪。
李翊徐撫其背,緩聲道:
“姑念汝初犯,且留原職,以觀后效。”
縣令如蒙大赦,頓首泣謝:
“必當夙夜匪懈,以報丞相大恩!”
李翊又道:
“汝不當報我,當報國家社稷。”
縣令連聲稱是。
關平、甄堯在側,幾乎是對李翊進行每一幀的學習。
看他如何與地方官吏斗智斗勇的。
就在二人都準備拿出竹帛記筆記的時候,李翊又謂二人道:
“汝等知我為何帶爾等前來幽州否?”
關平、甄堯對視一眼,然后搖了搖頭。
答說不知,請丞相賜教。
李翊便對關平說道:
“汝父托汝于吾,惟望汝能立身行道。”
“幽州豪強,桀驁難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