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理說監察權、執政權、軍權這三個最重要的權力,不應該被同時掌握的。
可到了中平末年,為了鎮壓農民起義。
兼之張舉、張純等亂賊愈發猖獗,漢室宗親劉焉率先請求設立州牧
并自請為了益州牧。
州牧比之刺史,又多了一個軍權。
試想,一個地方長官,同時擁有監察權、軍權、執政權。
這和土皇帝有什么區別?
倘若他想造反,中央除了直接發兵征剿外,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能夠制裁他。
可漢朝廷當時內憂外患,只能選擇放權給地方,讓他們大權在握。
雖然這使得地方叛亂被很快給鎮壓了下去,可也直接導致了群雄割據的局面。
因為大伙兒沒有了約束,在地方上的權力太大了。
所以李翊希望劉備能夠設立一個新的職位布政使,先分化州牧的執政權。
而李翊也非常適時地,選擇了此時權力分散的幽州。
你像其他州郡,蛋糕其實已經分得差不多了。
你敢在這時候,去分化那里的權力,就是動人家的蛋糕。
這種吃力不討好還得罪人的事兒,李翊可不想此時去做。
而幽州此時的地方權力分散,基本是豪強說了算。
拿這里做試驗田,可以說是再好不過。
為了做表率,李翊還專門提出,由徐庶來當冀州的布政使。
等于李翊主動交出了自己的執政權。
但老劉與老李共事多年,這點意思又豈會不懂?
徐庶是李翊的故吏,提拔他做布政使。
非但不是削弱了李翊手中的權力,反而是進一步加強了他在北方的集權。
信的末尾,李翊再次寫道:
“臣雖不才,愿效晁錯之忠,雖鼎鑊在前不避也。”
“惟乞假節半載,當為大王收北疆如臂使指。”
“翊誠惶誠恐,頓首頓首。”
“建安十年春一月奏。”
劉備看完李翊的表文,連連嘆氣。
竟忍不住流下滴下淚來。
簡雍入內,見劉備覽表文,執簡泫然。
不覺詫怪,連忙走過去關心:
“王何泣也?”
劉備擦拭眼淚,嘆道:
“孤負丞相多矣!翊自隨孤以來,夙夜匪懈。”
“今觀此表,字字血誠。”
“幽州苦寒,胡馬嘶風之地也。”
“翊前不避斧鉞,親往討之。”
“今又欲復蹈,非獨為社稷之計,更為生民之謀。”
言未已,劉備已是淚落沾襟。
“孤不過是偶然有感,心中思念罷了。”
簡雍暗想,雖然隨著劉備的地位、地盤越來越大。
君臣二人能見面的時間也跟著變少。
但好歹此前李翊專門回徐州時,君臣二人還見上了一面。
今也未有分別多久,大王又何必多愁善感呢?
難不成真就是人上了年紀,會越來越感性?
畢竟劉備今年已經45歲了。
“李相總朝綱,復親邊鄙。”
“欲收豪強之權以固根本,設布政之司以蘇民困。”
“此豈獨良相?實千古完人也!”
劉備忍不住贊嘆自己的先生。
簡雍連忙在旁側附和:
“臣聞主憂臣勞,此丞相之分內耳。”
劉備怫然不悅,一揮手:
“不然!翊本天下奇才,若仕曹魏,荊楚,何愁不致今日之位?”
“今委質于孤,甘受風霜之苦。”
“每思及此,孤心如刀割也。”
話落,劉備即命簡雍磨墨。
親自手書一封,回報李翊。
李翊在渤海得劉備書時,竟是許褚親自送過來的。
與許褚齊來的,還有他麾下的虎衛。
李翊便問:
“……仲康不留在齊王身邊,來我冀州何為?”
許褚質重少言,只拱手答:
“奉命而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