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說李翊組建考察團,在幽州大辦特辦。
只為全力振興東北的經濟。
幽州之民,皆感李翊之德,為其修筑廟宇。
時間來到了建安十年五月。
李翊至開春時北上,五月方回冀州。
期間延誤,少說有小半年的時間。
這段時間,曹操其實并未發動總攻。
理由也很簡單,就是魏國不想耽誤春耕。
齊國也是同理,雖然關羽總督南方軍事,已經與曹仁前后歷經十數場戰役了。
雙方互有勝負,總體上也是以齊國占優。
但這些戰役還不至于對兩邊傷筋動骨,因為規模不大。
眼下春耕結束,李翊書信一封給劉備,請他催促云長快速奪取汝南。
沒錯,李翊希望云長在南線戰場發力,就代表他打算在北線戰場對曹操發起進攻了。
劉備得李翊書,知他北方事情已經辦妥。
即下王旨,命令關羽迅速攻打曹仁,奪取汝南。
關羽領命,便令趙云為先鋒,甘寧為副將。
自總中軍,用陳元龍為行軍司馬,陳矯為行軍參謀。
會集人馬八萬眾,號二十萬。
揚旗鼓噪,正式對汝南發動總攻。
時日,關公祭了“帥”字大旗,假寐于帳中。
忽夢見一條赤龍,蟠于青龍刀上。
俄而化作青云,繞其身,不久散去。
關羽驚醒,心中甚疑。
乃召陳登備言此怪夢,又問他吉兇之兆幾何。
陳登乃撫掌對曰:
“龍者,君象也。”
“蟠青龍刀者,正預兆將軍之威德,感念上天。“
“青云繞體,乃《易》中所謂‘云從龍’,主得士民擁戴也。“
“昔光武夢乘赤龍登天,遂興漢業。”
“今將軍得此夢,又代齊王出征,正應克復中原之兆也!”
于是,關羽又聚眾官于帳下,將此夢兆告訴眾人。
眾人紛紛拜伏于地,稱賀道:
“此大吉之兆也!”
“將軍此行,必重挫魏軍,殺一大將!”
關羽一捋長髯,喜道:
“……善,聞丞相前撫定幽州,今北方已定,兵甲已足。”
“齊王命我出兵,正合時宜!”
于是命人殺牛宰羊,大饗軍士,隨后向汝南進兵。
卻說曹仁前在沛地筑城,打算威脅徐州側翼。
奈何遭到趙云、甘寧的連續打擊,只得退回汝南堅守。
曹仁正在城中,觀摩地圖,察覽軍報。
忽有人報,關云長親自領兵,來犯汝南。
曹仁驚問關羽有多少人馬,答曰號二十萬眾。
曹仁心想,他汝南兵馬本有五六萬眾。
因前征沛地,折損萬余人。
才回到汝南改攻為守,如今齊軍將士士氣正旺,如何好與他正面交鋒?
便下令道:
“齊軍來勢兇猛,命各級將校守住本寨城邑。”
“若無我軍令,不許出戰。”
眾人正欲領命,副將秦琪拱手諫曰:
“今魏公令將軍堅守汝南,約會荊楚,共取淮南。”
“關羽匹夫,主動前來送死,將軍何故避之?”
“豈不聞未戰而先退,是為怯戰示弱乎?”
眾將本都遵從曹仁軍令打算死守。
唯獨秦琪力勸曹仁主動迎戰。
原來,秦琪乃是大將蔡陽的外甥。
半年前,蔡陽在與齊軍的交戰中,為齊將趙云所斬。
秦琪一心要想報仇,故力勸曹仁接戰。
“……不可!”
行軍參謀滿寵當即出聲反對,他此前也與齊兵交過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