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知齊軍的單兵素質很強,正面硬碰硬,魏兵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。
考慮到齊軍人數占優,那么正面交鋒,魏國肯定是吃虧的一方。
“吾素知云長勇而有謀,是齊國大將。”
“兼之其帳下又有趙云、甘寧等猛將,周泰、蔣欽為其爪牙。”
“陳元龍之智為其參謀,諸葛孔明為其總督糧秣。”
“齊軍顯然已經做足準備,是有備而來。”
滿寵不愧是一位精明干練的參謀員。
將齊國的情報打聽的一清二楚。
“……孫子云: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。”
“我聞李翊已經撫定了北方,幽州之患已平。”
“今關羽來犯汝南,必是李翊要與魏公交戰。”
“好使關羽在南方戰場,為其分擔壓力。”
“將軍切不可中了李翊奸計。”
“不如堅守,助魏公拖延時日。”
“待北方有變,再作決斷,此為上策也。”
又是李翊……
曹仁蹙起眉頭,暗想他人已經來到南方了,李翊人在北方。
可怎么卻感覺,這家伙總是無處不在。
哪哪都是他的身影?
驍將孔秀當即出聲反駁滿寵:
“滿參謀此言,乃書生之見。”
“豈不聞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?”
“我軍在汝南深耕多年,本土作戰,熟悉地利。”
“自從沛地退軍以來,將士們前后休整也有四月有余。”
“可謂以逸待勞,彼大軍遠來,自投羅網。”
“我軍若能主動迎頭痛擊,必能取勝。”
曹仁沉吟許久,最終覺得秦琪、孔秀說的還是有道理的。
畢竟他們人數雖然更少,但是是本土作戰,以逸待勞。
此前在沛地跟齊軍交鋒時,齊軍不也是因為本土作戰占了優勢么?
于是,乃令滿寵守汝南新息。
他自率一軍,來迎關羽。
關羽見曹仁敢主動迎戰,急聚文武商議對策。
陳登獻計道:
“曹仁知我軍遠來,想以逸待勞,挫我軍銳氣。”
“不如將計就計,于明日交戰之時,先詐敗兩場。”
“誘曹仁來攻,將軍卻領一軍,繞襲魏軍后路。”
“兩軍夾擊,曹仁可破也。”
關羽從其言,即吩咐周泰、蔣欽明日引軍去搦戰。
許敗不許勝,專欲誘曹仁大軍來追。
二將受計而往。
次日,天明。
齊軍與魏軍兩陣對圓。
周泰拍馬舞刀,出陣搦戰。
秦琪報仇心切,舞雙刀出陣,高聲叫喊:
“……誰是趙云?”
周泰以刀尖指曰:
“……黃口小兒,欲尋趙將軍報仇,且先問過周某這口大刀再說。”
秦琪大怒,拍馬直取周泰。
戰不數合,周泰詐敗,撥馬而走。
秦琪趁勢率兵掩殺,齊軍敗績,連退二十里地。
魏軍繳獲軍械糧草輜重若干,回到營帳。
曹仁大喜,即賞賜秦琪黃金十斤,已示嘉獎。
秦琪首戰大勝,自以為傲睨得志,謂眾將道:
“前滿伯寧言齊軍兵銳,難與之正面接敵。”
“今日之戰如何?”
眾將紛紛稱善,言小將軍勇猛過人。
曹仁亦不吝贊美之詞:
“汝舅父蔡陽有萬夫不當之勇,只因年老,才為趙云所殺。”
“今日觀將軍之勇,則不遜色于汝舅父矣。”
秦琪更覺自滿,傲睨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