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甘寧這個人又非常講義氣。
他本身是巴郡的土豪,即便后來當了水賊。
也要讓自己的小弟都披上華麗的文繡。
行走江湖多年,甘寧的行事風格就是:
——贏要一起狂,輸要一起扛。
他雖然出身富貴,但骨子里也同樣蔑視權貴。
很討厭別人仗著身份來壓自己。
比如孫皎作為宗室武將,就曾跟甘寧發生過節。
當時的人都勸甘寧跟他道歉,說人家是孫權的宗室。
但甘寧卻認為,
大臣都應該是平等的,即便孫皎是宗親也不行。
遇上明主就應該竭力報答,而不是因世俗而委曲求全。
正因為甘寧特立獨行的性格,孫權便讓孫皎給他甘寧道歉。
甘寧這人也不記仇,反倒和孫皎成為了好朋友。
關羽是劉備的手足兄弟,甘寧潛意識里便對他有所抵觸。
尤其他作為外來將,搶了陳登的南線指揮權。
甘寧對此感到不忿,但他知道劉備為什么要這樣做。
平定南方是一件大功。
如果交給陳登來打,到時候不管是陳登、還是他們這幫淮南武將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晉升。
但顯然劉備不希望淮南武將太過強勢。
所以派了關羽假節,來督護陳登及淮南眾將。
如此一來,一旦贏了,首功之臣就會是關羽。
陳登及淮南眾將永遠只能是二號功臣,甚至三號功臣了。
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,關羽分走了大頭。
剩下的小頭平攤到眾將身上,也就掀不起多大風浪了。
而關羽又是劉備的絕對擁躉,封多大的官兒劉備都信任他。
對于劉備有意打壓淮南眾將的行為,甘寧雖有不滿,但也能理解。
畢竟連李丞相的河北武將都被打壓了,人家李相都沒說什么。
何況是陳征南呢?
這事兒大伙心里明白就行了。
見甘寧主動認錯,眾將士又幫著求情。
關羽這才神色稍緩,沉吟良久后,捋須說道:
“……罷,不看在李相面子上,今日之事絕不可就此善了。”
眾淮南將面面相覷,暗想看在李相面子上是什么意思?
難道我們這么多人給你跪著,就沒面子了是嗎?
陳征南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,你還擱這李相。
李相現在在哪呢。
李相現在在河北呢!
關羽的話還在繼續:
“諸君當以甘寧為鑒,若再虐俘,軍法不容!”
復又一指甘寧,厲聲誡道:
“今且記汝一罪,待汝南平定,再行論處!”
此言一出,眾人皆是一愣。
暗想這事兒難道還沒翻篇嗎?
以蔣欽、周泰、徐盛為首的眾淮南將,相顧皆面有慍色。
蔣欽陰扯周泰袖口,低語說道:
“吾等皆已折節求情,何故猶不依不饒?”
周泰按刀冷笑:
“河北人自恃功高,視我江淮子弟如芻狗耳!”
蔣欽嘆道:
“關羽是齊王的手足兄弟,齊王必然厚他。”
徐盛則目送關羽遠去的背影,喃喃說道:
“關羽今日如此不留余地,他日恐無相見之歡矣……”
……
是夜,夜風忽起。
吹散帳前余燼,眾將的影子在地上支離破碎。
蔣欽、周泰、徐盛、甘寧等將,共聚在一處。
詣往征南將軍陳登大營處,具陳關羽今日之狀。
“……陳征南,關云長如此輕慢我淮南將士。”
“若是我等忍氣吞聲,日后誰會復重我淮南人?”
“齊王必輕我等,不以我為厚。”
蔣欽憤然說道。
徐盛頷首,蹙眉道:
“……我等為齊王在淮南鎮守十年,使吳寇、楚賊不敢輕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