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一眼便看出李翊的用意,
好嘛,陳登讓你出面來調和,你把鍋甩給我。
我堂堂太傅,去卷入前將軍與淮南派系之間的斗爭。
萬一一個不留神,深陷進去,怕是要直接成為一個政治污點。
搞不好,將來連升遷的機會都沒有了。
你李翊安得這是什么心吶?
偏偏他魯肅是此戰的監軍,還真有義務去前線。
更別說李翊是直接以丞相,齊國二把手的身份向他直接下達命令了。
李翊除了讓魯肅去調和這件事以外,
甚至連具體步驟,如何開導關羽,都寫清楚了。
你準備這么充分,干嘛不自己出面,偏要找我啊?
魯肅撓了撓頭,直呼這件事不好辦。
關羽的脾氣他是知道的。
一個是齊國前將軍,齊王的手足兄弟。
一個是淮南派領袖,征南將軍,齊王的寵臣。
陳登的淮南每年向中央交那么多錢上去,齊王對他喜歡的不行。
這事兒稍微處理不當,兩邊得罪。
可真要鬧大了,驚動到齊王那里。
便是給齊王出難題,魯肅也算是職場老油子了,又豈會犯這種低級錯誤?
一旁的功曹在旁側勸諫魯肅道:
“太傅,此事可不好辦。”
“丞相威權盛于齊國,尚不肯親自出面。”
“您又何必去趟這趟渾水?”
“您只推脫說下邳有事不能離開,關將軍假節督前線諸將。”
“有事由關將軍決斷即可,您便能留在下邳,不用去前線了。”
“料丞相也不會對此說些什么。”
唉……
魯肅嘆了口氣,眉頭緊皺。
誠然,他是不想趟這趟渾水的。
心中也想,以關羽、陳登的能力,縱然因利益糾紛產生了矛盾。
但如今前線戰事節節順利,應該不至于出什么岔子罷?
想到這兒,魯肅又下意識地搖了搖頭。
當你不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,你只會去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事情。
這時,下人來報,軍師將軍諸葛亮求見。
“……孔明?”
魯肅在下邳與諸葛亮共事了幾年,兩人也算意氣相投,關系還不錯。
既是同事,又是好友。
見孔明求見,魯肅即命人請入內。
“……子敬,丞相令你到前線去監軍。”
“你怎么還不動身?”
諸葛亮上來便開門見山。
魯肅蹙眉,嘆息道:
“相命不好違,少時我自會動身。”
“肅所慮者,乃丞相交代之事耳。”
魯肅考慮一番后,還是打算去前線的。
畢竟他是監軍。
只是從本心上講,不想卷入這場爭斗。
因為兩邊都不是善茬兒。
關羽雖與自己關系好,但脾氣太倔,剛而自矜。
陳登則完全跟自己沒什么交際,又背靠富庶的淮南。
自己平日從淮南要錢要糧時,都還得看陳登臉色呢。
諸葛亮一搖羽扇,啟唇說道:
“……丞相如此安排,自有他之用意。”
“子敬只需按照丞相吩咐行事便好。”
魯肅苦笑道:
“孔明,吾知卿素敬丞相,以之為范。”
“然不知此中利害盤結,非只言片語可解。”
諸葛亮一眨眼睛,嘴角輕輕上揚:
“丞相已親筆書信一封,送至陳征南處。”
“以二人關系,陳征南必不為難子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