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暗想自己久聞甘寧性格殘忍嗜殺,只道他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。
不想甘寧竟如此通情達理,的確令他感到意外。
事實上,甘寧是一個極為心細的人。
或者說是,一個心眼兒多的人。
眼下劫獲了這封書信,甘寧即深夜去造訪了征南將軍陳登處。
將劉琦的書信,交給陳登。
陳登覽畢,其書略曰:
“——齊王千歲。”
“荊州牧長子劉琦,謹拜書于齊王麾下。”
“琦本庸才,荷父蔭而居長位,然才疏德薄,難當大任。”
“今荊州暗流洶涌,蔡瑁、張允等輩,外托輔政之名,內懷篡逆之志。”
“父親臥病,奸人隔絕內外,更欲加害于琦,以立幼弟劉琮。”
“琦不得已,暫避江夏,然孤城難守,危如累卵。”
“千歲乃漢室宗親,仁義布于四海。”
“昔年曹操肆虐徐州,千歲力抗強梁。”
“雖有郯縣小挫,而壯志未減,琦佩服之至。”
”琦嘗懷壯志,以望能成千歲之王業。”
“奈何自知才德不足,力有不逮。”
“今琦困頓,敢請千歲念在同宗之誼,伸以援手。”
“若得殿下提兵相助,共襄荊州,琦愿傾心相托,絕不負義!”
“荊州帶甲十萬,沃野千里,北拒曹操,東聯吳會。”
“若千歲不棄,琦愿以江夏為基,共圖大業。”
“琦雖不才,亦知‘唇亡齒寒’之理。”
“今荊州外有強敵,內有內憂,早晚為他人所乘。”
“琦深信千歲必不忍見漢室同宗,淪于奸人之手。”
“倘蒙垂憐,愿效犬馬之勞。”
“書不盡言,惟望賜復。”
“荊州劉琦,頓首再拜。”
“建安十一年,秋。”
劉琦這封書信可謂是掏心掏肺,句句實言。
所謂真誠才是人跡交往的唯一必殺技。
似乎老劉家都明白這個道理。
劉琦也不例外,他甚至毫不掩飾的表示了自己想要像劉備那樣成就王業。
這既展示了自己的真誠,又間接拍了劉備的馬匹,說您是我的偶像。
然后又言簡意賅的講清楚了,荊州目前是個啥情況。
以及我為什么要來求你,并且張口閉口都是講的同宗之誼。
反復強調是“我”求你來的。
這一點很重要。
凡事都講究個師出有名。
齊國跟楚國雖然有些恩怨,但并沒有太多正當理由相互攻伐。
尤其劉備與劉表還是同宗兄弟。
現在劉表病重,你劉備要是敢去打荊州。
人們不僅要說你奪同宗基業,更要說你是趁人之危。
此行為為人所不齒,劉備不會這樣做。
可劉琦卻非常高情商地表示,是他這個荊州牧長公子,來請自己這位同宗叔叔過來幫忙的。
先套近乎攀親戚,然后說這是我們自己的家事。
就算皇叔您來了,別人也說不了什么。
可以說,劉琦這封書信,水平極高。
幾乎預判了劉備可能產生猶豫的一切難點。
路都給你鋪好了,就等皇叔您來了!
陳登觀書畢,拍案叫絕:
“……善,善,大善!”
“興霸,汝可真是立有一大功啊!”
陳登高興地握緊書信,來回踱步。
“此真天賜良機,可助我大齊吞江南之地!”
歷史上的陳登,僅據有廣陵一地,便想著要吞并整個江南。
如今的陳登,擁有整個淮南,他早就不止一次的上書劉備。
請求他允許自己發兵,攻打荊州。
但劉備每次都用各種理由推托。
誒,你看我們現在正在討二袁兒,還指望你淮南出兵出糧呢。
誒,你看郯侯在征遼東呢,這事兒緩一緩吧。
誒,你看我們國家正在重點開發幽燕,搞經濟特區呢。
你淮南還是拿點錢出來填幽燕的財賦,征荊州一事以后再說吧……
總之,在各方勢力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