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,則表明忠心。”
“不去,則坐實反情。”
于是,只帶了隨從百人眾去往徐州。
又叮囑荀攸、徐庶,命二人共同處理州治事務。
至于兵權方面,
手中握有重兵的,只有四人。
分別是在河間的張郃與在巨鹿的高覽。
此二人是傳統的河北將領,也是袁氏舊將。
另外握有重兵的,則是在章武的徐晃,以及在中山的張遼。
此二人是徐州舊臣,因為隨李翊北伐,長期待在北方。
便一直留在了河北。
李翊也是一直努力在河北維持這樣一個平衡關系。
既不讓河北舊將被打壓過重,也不讓徐州舊臣在北方過于強勢。
通過分權,也能防止李翊不在,誰有不臣之心也不敢造訪。
畢竟他只握有河北四分之一的兵力,掀不起太大的風浪來。
李翊這一通安排,眾人私下里紛紛議論:
“觀丞相處置河北諸務,井井有條,似知此行徐州,非旦夕可歸者。”
“誠哉!以丞相之神機妙算,豈不知徐州將有變乎?”
就在眾人的一片議論與猜想之下,李翊踏上了去往徐州的旅途。
……
徐州,下邳。
卻說劉備在徐州王府,聞報李翊已經出發,不日將至下邳。
遂密召諸葛亮入后園。
時值開春,萬物競發。
玄德親執麈尾,與孔明對坐石亭。
“……孔明可知,荊州公子劉琦求救之書,至今已有月余?”
劉備忽開口,手中麈尾輕點案上荊州地圖。
諸葛亮羽扇微頓:“亮見主公連日沉吟,未敢妄測。”
劉備長嘆一聲,自袖中取出數封帛書:
“這是群臣聯名上書,勸寡人速取荊州的帛書。”
“淮南那邊也催得緊。”
話落,竟將書卷投入亭畔中的火盆,火光映照其堅毅面容:
“然寡人遲遲未決,非不欲取,實因人選難定!”
孔明正欲開口,卻見劉備猛然起身:
“此去荊州,專為撫定,不見得便要動刀兵。”
“云長輕慮自傲,益德又粗獷暴躁。”
“此二人皆不是撫定荊州的最佳人選。”
劉備向諸葛亮解釋,他為什么不打算派關羽、張飛去荊州的原因。
這二人打仗雖然猛,但很難跟當地的士人豪強周旋。
荊州的世家豪族盛氣凌人,劉表經營了二十年都壓不住。
劉備也不覺得張飛、關羽能夠壓住。
畢竟,想只通過暴力,來換取別人的忠誠是不現實的。
此所謂,
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。
以德服人者,心悅誠服也。
關羽、張飛又是劉備的元從,絕對擁躉。
既然把這兩個人排除在外,似乎沒幾個人選了。
“……那齊王可是想讓李丞相去往江南?”
諸葛亮認真問。
“……是,也不是。”
劉備目光如炬,一本正經地對諸葛亮說道:
“李相坐擁河北之地,又節制幽燕、遼東。”
“寡人在下邳,不止一次聽到有流言說,李相在河北擁兵自重,欲要自立。”
諸葛亮忙道,“大王,李相絕非——”
“聽寡人說完。”
劉備伸出手,打斷諸葛亮,接著言道:
“子玉與寡人相識于患難之中,情比金堅。”
“只是……唉……”
“寡人身為一國之君,有時候不得不替江山社稷著想。”
“今李相已經功高蓋世,若再立平定荊州之功,則賞無可賞矣!”
“況河北諸將最為跋扈,此前李相欲向寡人索要四方將軍之位。”
“寡人不允,蓋有此之故也。”
諸葛亮身軀一震,他感慨劉備與李翊君臣之間的無奈。
兩人私下里是摯友,師徒。
朝堂上兩人則是君臣,君父。
不過,真正令諸葛亮感到驚嘆的,還是劉備對自己的坦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