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,張允其實是劉表的外甥。
有這樣一層親屬關系在,此事便更加難為。
蔡瑁見張允面露猶豫之色,乃按劍叱道:
“吾意已決!”
“事就,你我共享荊襄之富。”
“事若不就,投降魏公,亦不失為一富家翁!”
張允見此,只得無奈應從。
又關心問道:
“聽聞劉備遣諸葛亮將兵五萬來江夏,夏口處亦有周瑜屯駐的兩萬兵馬。”
“我荊州所能動員之兵馬不過四萬,如何與之相敵?”
荊州帶甲十余萬,其中有四萬是掌握蔡瑁、張允手中的。
蔡瑁當即安慰張允道:
“公勿憂,曹公已親率五萬大軍南下。”
“到時候我楚魏兩國之兵眾,少說十萬。”
“十萬對七萬,優勢在我。”
張允這才放心,就怕曹操忽悠他們謀害了劉表,又不下場參戰。
待聽到其已經率五萬大軍南下的消息后,便如吃了一個定心丸般。
隨后,蔡瑁即找到姊姊蔡夫人,備言此事。
令蔡瑁感到意外的是,比起自己的遲疑不定,蔡夫人倒是顯得十分從容平靜。
“醫者此前看過,老物之病已病入膏肓。”
“若在此時對外宣稱其發背疽而死,旁人必不疑。”
蔡夫人鳳目含煞,對蔡瑁說道:
“若是劉琦得勢,我蔡家也難保全宗族。”
“此事宜當速行。”
蔡瑁點了點頭,慨嘆道:
“那就全憑姊姊做主……”
時日,春雨瀟瀟。
蔡夫人在安排完心腹之人,守在門外以后,便親自持藥入了寢殿。
時劉表臥病在榻,此時的他已經面容憔悴,形同枯槁。
身子與精力都遠遠不如從前。
見夫人至,乃勉力起身,謂夫人道:
“吾病重之事,荊州之外,可有什么大事發生?”
此時的劉表都還不知道,服侍他的小人俱已經被替換成了蔡氏一族的心腹。
蔡夫人柔聲應道:
“并無他事,夫君且飲此藥。”
劉表支起身子,藥到嘴邊,又叮囑道:
“劉玄德、曹孟德在北方可有動靜?”
蔡夫人扶著他的后背,說道:
“并無他事,荊襄一片安樂。”
“夫君切勿多疑。”
劉表只覺今日的蔡夫人有些怪怪的,當即回道:
“君有疾飲藥,臣先嘗之。”
“親有疾飲藥,子先嘗之。”
“今夫人為我內室,當先為我試藥。”
蔡夫人頓時不耐煩了,揪住劉表的發冠,親手扶其首而灌之。
劉表飲未盡,忽目眥盡裂,手指夫人不能言。
直至七竅溢血而歿。
一代豪杰劉表,就此退出歷史舞臺。
終年六十五歲。
他這輩子巔峰過,低谷過。
不論是本位面亦或者歷史上的他,都走得稀里糊涂。
但并不能否認劉表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亂世良牧。
他所做的一切,始終都是從荊州的核心利益出發。
他坐觀時變,坐觀了一輩子。
卻在匹配賽的前夜,強行退游了。
并且還是死于夫人之手,可悲可嘆……
蔡夫人既弒劉表,乃從容拭其面,偽哭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