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主公背疽迸發矣!”
“主公背疽迸發矣!”
“……”
一時間,哭喊聲震天。
眾下人聞聲,紛紛趕緊屋來。
見劉表已死,紛紛伏地慟哭。
翌日,蔡瑁會蒯越、張允等,稱:
“主公有遺命在,立次子劉琮為嗣。”
雖然劉表死得不明不白,死因也十分蹊蹺。
但如今天下前三的勢力,即將進入決賽圈了。
眾士人豪族也來不及去追究劉表的死因,現在真正該考慮的是:
如何保住荊州,如何保住眾人的既得利益!
在為劉表發完喪事以后,蔡瑁又取出曹操帶來的天子詔書。
大眾宣讀:
“天子明詔!”
“今拜嗣子劉琮為荊州牧,蔡瑁為南郡太守,張允為南陽太守。”
這下,任是傻子也能看出來,蔡瑁、張允早已經將荊州集團上市打包給了曹操。
不過眾人現在也不關心這些了。
反正荊州亂不亂,是士族說了算。
劉家只是名義上的領袖,豪族的決定權才是大頭。
對于荊州這些士族們來說,依附于曹操。
是集團自己的并購行為,他們作為中層,在哪個公司不是干啊?
在大公司框架內,工牌還好看點。
至于,你說眾人為什么不選劉備?
不是他們不想選,是在是因為董事會一直以來都支持的少公子劉琮。
結果你劉備轉頭表示要支持劉琦繼位,那不就天然地成了他們的對立面了嗎?
此外,曹操雖在與劉備的爭斗中,輸掉了河北。
但曹操的大頭一直在河南,綜合國力上雖以比不得劉備。
但軍力方面,并未落后太多。
面對如日中天,強勢不已的劉備,以及一個迫切希望得到援助的曹操。
荊州豪族們的這筆投資賬,就非常好算了。
如今的劉備集團,已經成型。
董事會有李翊、關羽、張飛、陳登、麋家這幾個大股東。
這些人手握的股份最多。
他們就算把荊州獻給劉備,也很難與上面那幾個大股東去競爭。
這還不算,劉備派遣諸葛亮南下,就是想捧幾個后起之秀起來。
本來集團內部就已經十分內卷,劉備還打算用后輩。
他們荊州投靠劉備,雖得厚待,但肯定無法躋身于第一股東的地位。
這讓過慣了舒服日子的士族們不能接受。
而反觀曹操呢?
失了河北之后,如折曹操一臂。
曹操迫切希望得到一個強有力的盟友。
咱們要是在此時雪中送炭,將荊州打包交給魏國并購。
曹操白得了一州,那能虧待咱們?
千萬別小看這些荊州士族。
在整個漢末,荊州士族在大是大非一直站的很穩,可以說是精得跟猴兒一樣。
荊楚若與魏國聯合,是完全可以跟齊吳之間掰掰手腕的。
畢竟齊國雖然越來越強大,但戰略縱深也越來越長。
劉備已經很難在南方投入更多兵力了。
北方雖然已被李翊打理的井井有條,但也不能真的一個兵不留。
即使是強勢如袁神,也在河北留有重兵,才敢南下的。
并且從戰略上講,曹魏的領土與荊襄是完美接壤的,可以呼應為援。
反倒是劉備這邊,大軍只能從江夏進來,戰略上荊州就很被動。
完全看齊國臉色吃飯。
于是,劉表的死并未掀起太大風浪來。
相反,原本權力不夠集中的荊州,在此時反而擰成了一團。
因為劉表在時,還能打壓打壓眾世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