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令張飛暫時代領沛相,先維持住秩序,以保證沛地政權能夠平穩交接。
宣讀祭畢,張飛見陳應,執其手說道:
“汝父在時,在沛地多有政績。”
“今汝兄不在,汝當代領陳家家事。”
陳應垂淚謝過。
張飛又目視群臣,厲聲說道:
“今陳公新喪,齊王命俺代領沛相一職。”
“公等宜恪守本分,勿要給俺整出什么禍端來。”
“若使俺回去交不了差,休怪俺家丈八蛇矛不留情面!”
群臣喏喏稱是。
喪禮繼續進行,這期間沛地有張飛鎮守,暫時沒出什么岔子。
……
話分兩頭,
河北,冀州。
渤海,丞相府。
時任丞相府參贊的辛毗,在聽說沛相陳珪病死后,也打算奔赴沛地前去吊唁。
當然,說是吊唁,其實也是奔著那沛相的職位去的。
他本就是豫州人,待在富庶的河北不能說不好。
作為李翊相府上的參贊,已經是條件相當優渥的美差了。
但美差歸美差,相府參贊一職也是一眼望到頭。
沒什么盼頭了。
正好辛毗在河北的資歷也熬夠了,此前在李翊北伐時,又立了不少軍功。
既然如今沛相一職有所缺漏,辛毗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南下,去碰碰運氣。
但辛毗也知道,去搶沛相,是動陳家的蛋糕。
自己在沛地沒什么根基,能搶到的機會不大。
于是,辛毗便去找到了時任丞相府長史的荀攸。
荀攸與辛毗既是同事,在一個部門上班。
又是潁川老鄉,兩人私下里的關系逐漸密切。
于是望見相府長史荀攸,入府后,敘禮畢。
辛毗拱手說道:
“……公達兄,我聞沛國陳漢瑜新喪。”
“遂欲南下吊唁,今特來找兄辭行。”
荀攸何等聰明人物,豈會看不穿辛毗的心思。
抬眼一瞥,輕聲笑道:
“……佐治,汝素與陳珪無舊,何故遠赴沛地?
“莫非……意在那沛相之位?”
辛毗見自己的心思被戳穿,也不遮掩,坦然笑道:
“公達知我!吾在相府多年,雖蒙丞相器重,然終不過一參贊耳。”
“今沛地空缺,正是男兒建功立業之時!”
荀攸搖了搖頭,輕抿了一口茶水。
“沛地水深,各方勢力盤踞。”
“陳群有勢,曹豹有兵,故沛相陳珪門生,亦盼陳氏能夠繼位。”
“汝若貿然前往,恐難如愿。”
辛毗慨然說道:
“大丈夫豈能老死案牘之間?”
“吾正值壯年,當一搏前程!”
“毗亦知此事甚難,故來此求教。”
“公達兄素來多謀,可否為小弟指點一二?”
荀攸闔上雙目,默然不答。
他性格沉穩內斂,向來不喜卷入權力的爭斗中去。
辛毗見此,乃向荀攸行一大禮:
“兄若不肯教我良策,弟愿長跪在此。”
“直到公達兄答應為止!”
荀攸無奈,只得扶他起身。
沉吟片刻之后,乃獻計道:
“今陳珪新喪,沛地暗流涌動。”
“齊王遣張飛代領沛相,以撫定各縣。”
“張飛乃齊王義弟,朝中話語權極重。”
“其人又貪杯好酒,子何不設一酒宴,邀張飛來飲。”
“倘使其喝得暢快,便能讓其在齊王面前替你美言幾句。”